正文 第6章 太原會戰從大同失守那天便開始了(1 / 3)

在製訂“大同會戰”計劃時,閻錫山還是比較樂觀的。他判斷,日軍下一步的行動無非有兩種可能:一是以一部兵力由蔚縣向廣靈行佯攻,以主力沿平綏路西進,奪取大同以圖切斷晉綏之聯絡線;二是以一部兵力向天鎮行牽製攻擊,以主力向廣靈進攻,企圖切斷我雁門關後路。

但這兩種情況,他更傾向於第一種,也就是日軍主攻方向在天鎮、大同。他打算實施機動的作戰方針,那就是——以主力配置於天鎮、陽高、廣靈、靈丘、平型關各地區,以一部控置於大同、渾源、應縣附近以策應各方之戰鬥,相機轉移攻勢……

他設想:如敵以主力進攻廣靈時,該處守兵應固守待援,以總預備隊主力應援該方麵之戰鬥……如敵主力進攻天鎮,天鎮守軍拚死待援,大同附近之總預備隊應向天鎮挺進,渾源附近兵力偷渡桑幹河向天鎮右翼實行側麵攻擊,以牽製敵人。俟其頓挫,由天鎮兩翼夾擊之。

這一計劃得到了蔣介石的批準和鼓勵,蔣介石還答應速派河南地方部隊劉茂恩的第15軍開往山西,歸閻錫山指揮。

具體作戰方案是:以李服膺第61軍在天鎮、陽高等地設防,占領既設的“國防工事”,阻止日軍西進,掩護聚樂堡、大同主陣地帶。其任務是沿平綏線節節抵抗,誘敵至大同外圍,由傅作義的第7集團軍和楊愛源的第6集團軍聚而殲之。

負責打頭炮的是李服膺。他的第61軍首當其衝,正麵迎敵,對整個防線舉足輕重。一切的關鍵在於,李服膺能盡最大限度頂住進攻天鎮、陽高的日軍,使主力部隊從容布防。

李服膺是在匆忙撤退的過程中接到閻錫山令他防守天鎮、陽高等地的命令的。第61軍名義上是一個軍,其實僅有一個師和一個獨立旅,共7個團。況且這點部隊在平綏線上同日軍已有所接觸,雖未大打,但仍受到一定損失。

對於天鎮、陽高等地的“國防工事”,第61軍的官兵十分熟悉,因為這些工事是一年來他們自己動手修築的——正因為比較熟悉,李服膺和他的部下才深知其中的利害。施工時,他們從太原隻領到很少的材料,鋼筋、洋灰不足計劃準數的1/10,民工工資、兵工津貼被閻錫山百般克扣。據說閻錫山用它在全國各商埠大做買賣。這種偷工減料做成的所謂國防工事能抵禦日軍的飛機大炮嗎?況且此時還有不少工事未完工,難以使用。有人發牢騷:“做國防工事,不給工具材料,一味克扣工資津貼,這明明是拿上肉彈頂鐵彈……”

不難設想,當李服膺接到閻錫山“堅守3天,拒敵西進”的命令時,表現出了一定的驚慌。但他信奉“咱不做閻先生不放心的事,不做對不起他的事”這一類的話。倉促中將獨立200旅第400團部署在盤山製高點上,第101師的3個團依次在盤山以北的羅家山、李家山、鐵路兩側至北山瓦窯口一線布防,第399團負責天鎮城防,第401團駐守在天鎮城外,第414團駐守天鎮以西約30公裏的陽高縣城。這樣,第61軍構成了以盤山為主陣地、由4個團組成第一道防線,以及以天鎮、陽高兩城為縱深防線的“T”字形防線。軍司令部駐於陽高縣城內。

據親曆過天鎮之戰的第101師第213旅旅長楊維垣回憶,戰前,李服膺曾親蒞一些部隊講話,號召官兵不怕犧牲,堅守陣地,軍部還印發了《告全軍官兵書》,部隊可以說士氣旺盛,鬥誌昂揚。

9月5日,即第61軍進入陣地的第二天,大批日軍尾追而至。開始日軍並未攻擊最為重要的陣地盤山,而是集中火力攻擊第101師第425團的李家山、羅家山陣地。團長李在溪注意到,日軍這次進攻,並不用慣用的步炮協同的戰術向他們衝擊,而是先以步兵湧至陣地前,誘使他們進入陣地後,敵飛機即低空投彈掃射,然後繼以猛烈炮火轟擊。如此反複,整整延續了4晝夜。敵步兵根本沒到他們團陣地直接衝鋒,他的1300餘名的團隊即傷亡官兵700多人,全團9個連長,陣亡3人,傷5人。

李在溪心中十分焦急,前後共給軍長李服膺送去18份緊急戰況報告——40多年後,李在溪回憶道,李服膺和他軍部的全體人員,驚慌失措,整天忙於鑽防空洞躲飛機,他的18份報告,被軍參謀長劉金聲裝入褲袋內睡了大覺。第4天的傍晚,李軍長和他通了電話,說:“你團的情況十分危急,應該給你增調兵力,但目前實在抽不出部隊來,無論如何你要盡力支撐,不能放棄陣地。”

然而,李在溪的直接上司、第101師213旅旅長楊維垣卻回憶說:“此時,軍長李服膺在陽高城內坐臥不安,率幕僚人員與直屬騎兵連進駐天鎮城西村莊,指揮作戰……綜計我101師傷亡官兵共達千餘名。遺憾的是,我旅425團團長李在溪,自始對抗戰抱悲觀消極態度,在陣前竟越過師、旅長,多次徑電軍長請病假辭職。軍長知他無病,複電責以大義,指示他勉為其難……該團程琮營被敵人突破一處,全團潰退下來。我嚴令該團立即反攻,雖未完全恢複原陣地,總算穩住陣腳,全線未受嚴重影響……”

可以肯定地說,最初的戰鬥是激烈的。3天過去了,第一線的部隊雖殲敵不多,但傷亡十分慘重,工事悉數被毀。所幸的是主要陣地並未丟失。李服膺在陽高城他的指揮部裏,總算舒了口氣。然而,這時候,他又接到了閻錫山“續守三天,掩護大同會戰”的電令。閻錫山的命令他自然不敢違抗,隻好強打精神督促部隊全力堅守,一俟完成任務馬上撤退。

如果不出意外,再堅守3天估計問題不大。天鎮是雁北地區的門戶,此仗是日本進攻山西的第一仗,如果打好了,誰的臉上都感到光彩。

然而,意外的情況還是發生了。

意外的情況就出在防守盤山的第400團身上。

盤山位於天鎮東南約4公裏的地方,是一座高峻險要的山峰,也是天鎮的名勝。站在山頂,既可以俯瞰平綏鐵路,又能屏障天鎮全城。按說日軍要占領天鎮,必先攻下盤山。

第400團的團長叫李生潤。幾天來,別處都打得很激烈,本來應該首當其衝的盤山主陣地,卻不見日軍來攻。他有些暗暗得意。大約在9月8日的傍晚,李生潤給第425團團長李在溪打電話,說:“團長(李生潤曾當過李在溪的團副),這幾天你們陣地上很危險吧?我在望遠鏡裏看到了。軍長既無法抽調部隊,我私自抽一個營支援你,如何?”李在溪說:“這怎麼能行呢,抽調兵力要請上級決定,況且你那裏是主陣地,關係重大,千萬不要麻痹大意……你那裏情況怎樣?”“我是高枕而臥,陣地絕無問題。”李在溪囑咐他要提高警惕,決不可輕敵。李生潤好像滿不在乎地說:“老團長,請放心,我隨時注意著哩!”

就在這天夜裏,大批日軍乘夜色偷襲了盤山陣地。400團倉促應戰,極為狼狽。守衛主陣地的營長高寶庸被炸死在石洞內。至拂曉時分,該團在付出500多人的性命後,將整個盤山丟失。

盤山一丟,形勢急轉直下。第101師的3個團慌忙後撤,此時這3個團的長官已經掌握不住部隊,殘兵本應退往夫鎮城繼續阻敵,他們卻繞開天鎮,從南北兩側繼續向西潰退。

這給了守衛天鎮城的第399團一個殲敵的機會——尾追的日軍誤以為天鎮是座空城,便高舉太陽旗,列隊進城。大約有近百個鬼子,被潛伏在城內各處的第399團擊斃。團長張敬俊估計日軍遭此意外打擊,必將前來報複,他命令將被擊斃日軍的腦袋砍下來,高掛城頭,激勵士氣,以壯軍威。

果然,不一會兒,日軍的飛機大炮便對天鎮城實施了淩厲的攻擊,步兵發起一輪又一輪衝鋒,第399團堅守一天一夜後,於9月10日退出天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