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衛立煌率中央軍主力到達晉北(2 / 3)

地跨鄂豫兩省大別山中的險要之地金家寨,曾是太平天國、撚軍和白朗軍的重要據點,30年代初又成為鄂豫皖蘇維埃的軍政中心。蔣介石嚴令各軍向金家寨進擊,各部均臨陣怯戰,畏縮不前。9月初,衛立煌精心策劃,親率1個師翻山越嶺,攀藤而行,直撲金家寨。在紅軍主力已經先行轉移的情況下,衛立煌乘虛占領金家寨。蔣介石大喜過望,親自前去慰問,除贈給衛立煌巨額獎金外,另由國民政府明令,將安徽省的六安、霍山、霍邱和河南省的固始、商城5個縣的部分地區劃出,以金家寨為中心,命名為“立煌縣”。

衛立煌聲名大噪,的確夠“威風八麵”了。曾幾何時,他被譽為國民黨軍隊中最能打仗的將領之一、“嫡係中的雜牌”,美國出版的《中國名人大詞典》中說他是“常勝將軍”,日軍華北方麵軍第1軍司令官香月清司稱他是“支那虎將”。朱德總司令後來稱頌他為“在忻口戰役中立下大功的民族英雄”。1955年,他從香港回到北京時,毛澤東又讚譽他是“有愛國心的國民黨軍政人員”……

10月4日早晨,衛立煌率少數隨從人員到達太原,閻錫山按照接待朱德的規格迎接衛立煌。山西省政府主席趙戴文率文武官員到火車站迎接,閻錫山則在綏署賓館等候。當個頭不高的衛立煌走進閻錫山的視野時,閻如遇救星一般快步迎上去,連聲大呼:“俊如老弟,是咱把你求來的,你辛苦了!”

寒暄一陣後,閻錫山看到衛立煌一行風塵仆仆,都是一身深灰色的夏季軍裝,便叫過副官處處長謝濂,說:“你趕快找一家大服裝店,給衛總司令和隨行人員每人弄一套呢軍服和一雙皮馬靴。”

閻錫山向衛立煌談了他關於忻口戰役的設想,衛立煌報告了第14集團軍輸送情況。閻錫山說:“俊如,咱請你來,就是讓你來指揮打仗的,我已給蔣委員長發報,讓你擔任忻口戰役前敵總指揮,統帥晉北全部的中央軍和晉綏軍。”

衛立煌說:“就怕俊如力不勝任,有負副委員長栽培。”

閻錫山說:“俊如啊,你放開手腳大幹吧。兩天前,我剛剛下令處決臨陣脫逃的61軍軍長李服膺,誰不聽指揮,李服膺的下場就是他們的下場!”

中午,閻錫山在綏署賓館設宴為衛立煌接風洗塵。

下午,衛立煌到府東街第二戰區長官部,也就是綏靖公署大院回訪閻錫山。閻錫山說:“共產黨方麵還派了一個重要代表到了太原呢。”

衛立煌忙問:“是誰?”閻錫山說:“周恩來。”

衛立煌說:“好極了!我能和他見見嗎?”

閻錫山說:“怎麼不能,本來他和我約定,下午4點鍾到我這裏來,一會兒就到,請都不用去請。”

衛立煌的思路飛快地回到北伐以前——那時,身為中下級軍官的衛立煌,多次聽過比自己小一歲的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周恩來極富魅力的演講。1925年第二次東征時,周恩來擔任東征軍總政治部主任,親自到前線督戰。蔣介石打算撇下易守難攻的惠州不打,先攻潮梅。周恩來認為,要想消滅陳炯明,必須先攻下惠州,否則還會像第一次東征那樣,不徹底。周恩來先攻惠州的高見增加了衛立煌對周主任的信仰。1926年北伐開始,周恩來任第1軍政治部主任,衛立煌是該軍的一個團長。蔣介石別有用心,設置障礙不讓軍事幹部和周恩來接觸。衛立煌雖然在公共場合多次和周恩來謀麵,但從沒有單獨交談過。對於周恩來,當時在廣東參加國民革命的不少人都曾引用過李白的詩句——“生不用封萬戶侯,但願一識韓荊州”,來比喻自己認識周恩來的心情。

1936年底,著名的西安事變發生的那一夜,隨蔣一同來西安的陳誠、衛立煌等20幾個國民黨要員住在西安最繁華的西京招待所,他們半夜被一陣嘈雜聲驚醒。除邵元衝不聽警告在跳窗時被擊斃,陳誠被從地下室的啤酒木箱堆裏拖出來,衛立煌、蔣鼎文、朱紹良、錢大鈞、萬耀煌、陳調元、蔣方震、蔣作賓等人及其隨員、家屬全被集合在招待所的大廳裏,受到嚴密監視。衛立煌知道自己是一個和紅軍打仗最多、最狠、積仇最多的人,估計凶多吉少。然而,半個月之後,他和眾人卻平安回到了南京家中。周恩來從中起的作用他永遠也不會忘記……

下午4點,周恩來在一位軍官的引導下步入客廳。他看到站起來迎接他的除閻錫山外,還有一個佩戴上將軍銜的中年軍官。他還未來得及看清這位上將的麵容,就見他恭恭敬敬地朝自己行鞠躬禮:“卑職衛立煌,今天見到周先生,十分榮幸。”

“啊!你是衛將軍!”周恩來立即上前同衛立煌握手,並認真打量他一番,“俊如,十年沒見麵,變化真大呀。沒想到我們又走到一條戰線上來了!”

周恩來的話令衛立煌感到了某種慚愧——那年第14軍占領金家寨後,短短3個月內,他的第83師就殺害蘇區幹部、赤衛隊員和紅軍家屬900多人,多少孤兒寡母的血和淚呀……

閻錫山說:“正好周先生和俊如都在,咱們再好好議議下一步的部署。”周恩來說:“目前全國廣大的工人、農民、士兵、城市各界朋友及其他愛國同胞還沒有被喚起,還沒有被發動,還沒有組織起來和武裝起來,這是最嚴重的情形,就影響到前線不能打勝仗。挽救危機的惟一道路,就是實行孫中山先生的遺囑,即‘喚醒民眾’四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