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娘子關一戰的前景難以樂觀(1 / 3)

1937年9月下旬,同李宗仁、白崇禧一起並稱為新桂係三巨頭的國民黨軍事委員會作戰部部長黃紹竑,於數日前在雁門關下的第二戰區行營辭別閻錫山後,乘火車經石家莊到達漢口。然後乘船去南京。在一個天氣陰沉的日子,黃紹竑見到了蔣介石。

他先是報告了山西之行的情況,而後說:“閻百川雖決心很大,但他自己同一些老人坐鎮雁門關也不是辦法,應該有個長久計劃,山西才能確保。平型關雖然打了一個勝仗,但日軍還在繼續不斷增兵,山西以後的困難必然是很多的。”

蔣介石沉吟片刻,突然問:“季寬兄,你到山西當第二戰區副司令長官,幫幫閻百川的忙好嗎?”

黃紹竑一愣。當時他想:這個問題很不簡單,蔣固然是想讓他去山西幫幫閻錫山,其實又何嚐不是借此在山西插一手?同時他還想到,作戰部在蔣的直接控製之下,不過是承轉命令的機關而已,這樣呆下去也沒有什麼意思。於是他說:“委員長考慮很是。我也願意到山西幫閻百川,但要求委員長先征得閻百川的同意。”

閻錫山很快回電同意,但有一個條件,閻推薦與他有曆史關係的山西人徐永昌繼任作戰部長。

10月1日,年過半百的黃紹竑帶高級參謀陶鈞、裘時傑、徐佛觀從南京出發,於5日前後到達太原。此時閻錫山正在部署忻口作戰,對黃紹竑的到來,他頗感高興。他握著黃紹竑的手說:“季寬,你來了就好,我正擔心晉東方麵呢!”

黃紹竑問:“副委員長,娘子關方麵情況如何?”

閻錫山道:“平漢路方麵如能在石家莊之線守得住,敵人自然不能進攻娘子關;即使石家莊之線守不住,而平漢路正麵我軍能與敵人保持近密的接觸,敵人如西攻娘子關,平漢路我軍就側擊敵人的後方,使敵人不敢貿然西進。”

次日早晨,位於平漢路正麵的第一戰區長官部來電:平漢線上的日軍已經向石家莊發起進攻,前鋒部隊已抵達曲陽、定縣一帶。司令長官程潛打算放棄石家莊,將部隊置於太行山山地防守。當日午後,在太原綏靖公署會議室,閻錫山主持召開了軍事會議,商討晉北和晉東兩個方向的作戰方案,與會者有周恩來、黃紹竑、衛立煌、傅作義、朱綬光。閻錫山最關心晉北方向,所以會議主要圍繞忻口防禦戰展開討論。輪到黃紹竑發言時,他說:“我上次離晉返京後,將戰區情況和請求中央派兵援晉問題,向委員長作了報告。委員長對華北戰局十分關心,尤其重視山西戰局的發展,他決定在可能的條件下,多抽調部隊參加山西作戰。我料,敵以主力進攻山西,我應厚集兵力與敵對戰。石家莊方麵既然不能長久固守,自然不宜多置兵力與敵作戰,應以主力守娘子關側麵,以一部兵力監視平漢路正麵,以便長期保持太行山高原之地利,這是目下最要緊的事情。”

關於娘子關作戰,遠在延安的中共中央主席毛澤東已在戰略上進行了周密的考慮,中共代表周恩來也已敏銳地察覺到了晉東方向的險情。走進會場之前,周恩來剛剛接到毛澤東的一封急電,毛澤東讓周恩來轉告國民黨軍事當局:“敵占石家莊後,將向山西進攻,故龍泉關(九龍關)、娘子關兩點須集結重兵,實行堅守,以使主力在太原以北取得勝利。”毛澤東判斷:進入山西之敵,總數不過兩個半師團,為確保晉北占領區,又須分兵守備,因此,到達忻口一帶作戰者不過一個師團左右,如果我方部署得當,是有可能暫時破壞敵之進攻計劃的。毛澤東還指出此役關鍵在於下列三點:(一)娘子關、龍泉關之堅守;(二)正麵忻口地區之守備與出擊(出擊是主要的);(三)敵後方之破壞。

黃紹竑講完後,周恩來站起來發言:“程潛司令長官打算放棄石家莊,集中兵力守太行山山地是正確的,黃副司令長官剛才的發言也有同樣的見解。但是,日軍占領石家莊後,必然沿正太路進攻山西,因此,龍泉關、娘子關兩點的防禦顯得尤為重要,須集結重兵,堅決固守,以便戰區主力在太原以北取得勝利,同時防止敵人沿正太路西進,威脅太原。”周恩來接著將毛澤東電報中的內容重複了一遍。最後,周恩來說:“鑒於目前的形勢,我們建議,南京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應速派生力軍三四個師至娘子關一帶。請放心,八路軍林、賀兩師主力可擔任從東、西兩方破壞敵之側後縱深地區的任務,第129師主力或全部則使用於正太線路,與娘子關戰區守軍配合作戰。”

衛立煌對毛澤東的建議和周恩來的發言立即表示讚成:“毛先生、周先生的意見十分正確。如按二位先生的建議,這次戰役可望取得勝利。忻口正麵我軍暫時應無問題,唯有東線娘子關,必須加強守備,這確實是忻口取得勝利的關鍵。”

閻錫山卻說:“在東線娘子關方向,戰區已經考慮了軍隊的部署,諸位不必過於憂慮。現在石家莊尚在我手,晉東很平靜。即便第一戰區放棄石家莊,總不至於全部放棄平漢路北段吧?那時若敵人西攻娘子關,他們仍可側擊敵人後方,令日本人不能大膽西進。至於娘子關的防禦,現已調陝軍馮欽哉部兩個師和趙壽山部1個師守娘子關及其以北至龍泉關之線;又調滇軍曾萬鍾第3軍,守娘子關以南九龍關、馬嶺關之線。在娘子關以東,現尚有朱懷冰第94師、許權中第529旅、孫連仲第26路軍;中央軍湯恩伯的兩個師也已補充好,可以繼續調來山西作戰。南京蔣委員長已經答應再調川軍一部來山西。這樣密集的兵力,可保東線防禦的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