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十五章:梔子花飄揚的街道(2 / 3)

曹付彬,一個五十歲左右的老師,教化學。可以說,他把這輩子都獻給了學校,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曹老師就在這裏任職,直到今天,沒想到會以這樣的方式離開大家。

陳木在辦公室門前停了一下,隻聽見裏麵有收拾東西的聲音,他輕輕地敲了敲門,裏麵傳來一聲“進來吧”,陳木推開門,走了進去。果然,曹老師正在收拾桌子,把東西都放進紙箱子裏,他拿起一個相冊,用手輕撫著。

“你也知道我要離開了。”曹老師聲音略有些沉重。

“我不知道我該說什麼……我隻是……”

“想看看我這個殺人犯長什麼樣子?”

“不是不是,曹老師,我沒說您是殺人犯啊。”陳木趕緊道歉。

“還不是?我身上背負著七條人命啊……”說著,曹老師竟然流淚了。

“那,您離開了,我們怎麼辦?”

“沒事,會有代課老師繼續的,等你們到了高三,就有新的化學老師帶你們,不用擔心這個,學校早就安排好了。”

“曹老師,我們真的很舍不得你離開……”

“可那又有什麼辦法嗎?人總得離開……”曹老師繼續收拾東西。

陳木沒有說話,他拿起桌子上的相冊,翻開第一頁,一張黑白照片擺放在了第一個位置,照片經曆了不少曲折,上麵落滿了灰塵。

“他是我的一個同事,曾經關係比較要好。後來……唉,不提了。”曹老師越說越傷感,“陳木,我聽說你有個特別好的朋友在火災裏去世了是嗎?”

陳木突然手抖了一下,默默地點了點頭,他放下相冊,不知道怎麼回答。曹老師歎了口氣,說道:“去世的人,也不要太過於悲傷,畢竟人走了就是走了,你再怎麼想念也僅僅是緬懷與祭奠,重逢,是不可能的了。”

“你可知道蘇軾先生的那句詩嗎……”曹老師慢慢地搖頭晃腦起來,像極了一個老學究,“千裏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麵,鬢如霜。”

無處話淒涼。陳木突然好喜歡這句詩,他覺得待久沒什麼意義,就給曹老師說聲再見後就離開了。他慢慢地走在校園裏,學校裏的花園變成了姹紫嫣紅的一片,花香四溢,他突然想到,如果周若紫能看到這些花開就好了。他還不知道周若紫喜歡什麼花呢……百合花?還是迎春花……

他走到網球場,站在這裏,陳木腹部一陣絞痛,似乎所有的痛苦都彙集在一個點上,遠處有幾個學生在打掃衛生,陳木坐在看台上,突然感覺恍如昨日,他還在這裏偷看周若紫打網球,他還在這裏給她講故事。

陳木知道,他現在必須要做的就是趕快忘掉這一切,從悲傷的河流裏走出來,去看看外麵世界的陽光。可是現在,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把他緊緊包裹著,他拒絕明天的到來,他拒絕這個世界的邀請,慢慢地,開始越來越頹廢。

陽光越來越溫暖,陳木站起身來,瞬間,他感覺自己像是一個老者,充滿了暮氣。

兩天後,學校召開了追悼會。

那一天,春雨剛剛過去,空氣裏格外幹淨。陳木坐在班裏的最後一排,他已經不和別人說話好幾天了,自打他回到學校後,班主任對其他同學說不要刺激陳木,給他一段時間緩緩。這樣也好,陳木想到。這樣可以更安靜,讓他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裏,不被別人打擾。

追悼會開始前,死者的家屬被扶著坐下,空氣都是凝重的,沒有人交頭接耳,也沒有人插科打諢。嚴肅、悲傷而讓人絕望。

“同學們,老師們,逝者的親屬們,大家上午好。在這裏,我們隆重舉行4.17火災案的追悼會,首先,我謹代表學校全部領導對逝者的深沉哀悼。請在場全部老師同學,全體起立,默哀三分鍾。”說完,全部人都站了起來,黑壓壓的一片,陳木可以聽見有幾個人已經開始抽泣。

“請坐,在四月十七號那一天,有七名優秀的同學永遠地離開了我們,他們可能就是你們的朋友,同學,甚至兄弟姐妹,他們正是因為與火災的不期而遇,而在火場中死亡。其實,對於生命,我想說的是,它真的很脆弱,也許,一個不經意,我們就徹底天人永別。我希望,對於此次事件,大家不僅僅要緬懷逝者,還要用這起事件敲響生命的警鍾,我們,在安全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這需要我們每個人獻出一份力量,我希望,以後,在安全上,每個人都要嚴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