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難忘少年歲月。

與這群延安“孩子”的結識,還源自幾年前寫的《紅牆童話——我家住在中南海》一書,也曾是“延安孩子”的項蘇雲(原新四軍政治委員項英之女),從廣播中聽到了《紅牆童話》的播講片段,感到非常親切,就找到了我們作者,希望能為他們這群延安孩子的老師,當年延安保育小學校長郭青先生百歲誕辰寫篇紀念文章,我們應允下來,事情就此開始了。

項蘇雲邀來數位保小同學,共同憶起郭老師當年待他們嚴如父、慈如母的點點滴滴,也憶起了他們個人的“少年延安往事”。從這群“孩子”的爽朗談笑、高亢歌聲、意氣風發中,我們仿佛觸摸了那段難忘的激情歲月。延安,是他們心靈的故鄉,成長的搖籃。

接下來,就有了對這群“孩子”的追蹤采訪,聽他們說延安、父輩、兒時那些事兒,通過他們的親曆口述、難忘記憶,我們心中的紅都延安圖景漸漸清晰、細化、豐富起來。

這些當年的“孩子”,如今早已年逾古稀,而一談起延安那些事兒,他們似乎就變年輕了,有著說不完的故事和話題,甚至忘記了體弱和病痛……還有不少書中未出現的“孩子”,也熱情為我們提供線索、資料和照片。在此書出版之際,我們由衷地感謝他們的真誠幫助和辛勤付出!

受時間、條件所限,本書隻是將已采訪整理的八個延安“孩子”的故事呈現給了讀者,它從一個側麵展現了紅都延安的生活,和第一代共產黨人及其後代的前仆後繼、薪火相傳。

通過親曆者的口述,挖掘和留存曆史的真實細節,為今日青少年多提供一些鮮活的傳統教育素材,正是我們的意願。采訪和挖掘還會繼續下去,將不斷彙聚,以拓寬我們的紅色紀實係列創作之河……

王凡東平

2008年1月於北京消夏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