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自古有句格言:“自古雄才多磨難,紈絝子弟少偉男。”戰友們,作為一名軍人,我們是新局麵的開拓者,肩負著建設四化的重任,我們這一代軍人是戰略思想轉型的實踐者,肩負著保衛祖國和建設祖國的雙重使命,所以,我們要好好珍惜這大好時光,在學好專業知識的同時,誌在軍營成才。隻要我們勤奮刻苦,一步一個腳印地努力,就一定能夠登上成才的台階。
1999年5月25日英雄
“嘩、嘩、嘩”。醒來時發現雨下得很大,趕忙拿下雨衣。昨天也下了這麼大的雨,這是來柳州後第一次遇上這麼大的雨。到教室後,看著窗外的雨點下落,我的思緒一下子飛到了外麵。看著地麵的水很深,使我想到了柳江現在是否已漲水,如果再這樣繼續下去,可能就會發洪水,到時就又得去抗洪。我確實很怕抗洪,但並不是說我怕死。假如真的去抗洪,我想我也不會比誰差,時勢造英雄,英雄並非天生就是英雄的。像李向群,是在部隊改造成為一個思想品質好的戰士的,當然,他生長的環境與身邊親友的熏陶也不容忽視。我認為,隻要一個人的品質不壞,在特定的環境、特定的地點、特定的時間裏,都有可能會成為英雄。可以說英雄是逼出來的,但並不是人人都能逼為英雄的。
2000年4月20日給同學劉丹的信
見信如晤!上次給你寄出那封信以後,我又因病住進了醫院,又受了幾天的折磨。不過上下都很關心我,各級領導整天圍著我團團轉,並且在團裏通報表揚,令我大受感動,同時心中過意不去。無功不受祿,所以病剛有好轉就要求進場。另外在我生病期間錯過了參加考軍校資格的預考,所以考軍校成了泡影,指導員後來找我談心時安慰我。不談這些掃興的事了,說個趣事給你聽。在我病好後不久,一份內部報刊登出了一篇題為《好兵黃勇》的文章,大意是說我從小立誌當兵,到部隊後,在8個月集訓中軍事共同科目及專業理論考核均名列前茅;下連隊後,刻苦鑽研業務,處處嚴格要求自己,年終評獎時在未符合條件(下連一年不參加評功評獎)的情況下,連隊上報申請團嘉獎被拒絕,堅決要求讓給老同誌,在轉場過程中重活累活搶著幹,以致因勞累過度而休克……以前隻是在報上看到類似的事跡,沒想到今天我也成為報上人,實在受之有愧。我的事跡沒那麼感人,思想境界也沒那麼高,隻不過幹了些分內的事。戰友在看完報後,都笑我。我倒不在意,愛怎麼笑就怎麼笑,我也知道他們是善意的,有時自己都想笑,暗問自己,到底是不是一名好兵呢?
劉丹,學習怎樣,是不是因為高考越近而壓力就越大呢?別管那麼多,天生我才必有用,自信一點,就算萬一真的考不上也還有很多選擇。我對你是蠻有信心的,熬過這幾十天就好了。有壓力才有動力,如果動力也沒有了,人的一生也就完了。好了,你還是抓緊時間複習吧,注意保重身體,學習比較累,所以要照顧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