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1 / 2)

人,是需要有理想的。沒有理想就會茫茫然,像一個處在十字路口的人,因沒有路標而不知所措。但是,追求什麼樣的理想呢,這對一個人尤其是年輕人來說似乎更為重要。黃勇短暫人生的成長經曆告訴我們,人不僅要有理想,而且要始終追求崇高的理想。隻有這樣,我們才能做一個純粹的人、一個脫離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

黃勇常對戰友們說:“身為一名軍人,革命人生觀是思想和行動的‘總開關’,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我想就是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如果人生方向偏離了正確軌道……就不會成為黨和人民需要的有用人才”。漸漸的,黃勇選擇和確定了一條“為實現共產主義而努力奮鬥”的人生之路。

1999年4月7日做一個有用的人

郝錦榮,戰友郝棟臣之父,全國人大代表、勞動模範、擁軍模範、青年楷模,一個曾經被國家主席等多位國家領導人接見的殘疾人。

剛來時聽人說郝棟臣父親是修表的,家裏開了一家鍾表店,是勞動模範呢。後來又經了解,知道他爸還是市工商聯消費者協會會長。

今天中午,郝棟臣拿出影集和一本雜誌給我看,我才算對郝錦榮有了一點了解,才真正知道他確實是一個勞動模範,而並非弄虛作假。以前看到書上的一些像他那樣的人,我總覺得離我是那麼遙遠,可現在,我望著照片中的郝錦榮,看著他與記者、人大代表的照片,最令人注目的是他與張海迪的照片,我發現原來天下的好人是相通的。翻開雜誌,上麵登著他開店為下崗職工免費修表的事跡,每當逢年過節,他總是帶上工具和零件為解放軍免費修表,達40000人次,為26所中小學輔導,資助幾名失學兒童再上學,哪有危情,哪就有郝錦榮的捐款。

我想,我以後也應當像郝錦榮一樣,做一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解放軍戰士。

1999年4月8日成才

成才,這個熠熠發光的字眼,在有誌者麵前展現出一幅絢麗多彩的理想圖畫。在世紀之交,立誌成才猶如一股時代大潮,激蕩著千萬青年戰士的心。成才,是祖國和人民的期望,是軍隊建設的需要。那麼,我們怎樣立誌軍營成才呢?

翻開曆史長卷,古今中外,軍中湧現出的人才,可以說是燦若星辰,不僅有政治家和軍事家,也有思想家和藝術家。曆代王朝的開國元勳,大多出自軍人。無產階級革命家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鄧小平都曾統帥過千軍萬馬,外國文學巨匠莎士比亞、托爾斯泰,也都曾有過軍營的經曆,可見,軍營是成才的熔爐。

成才之路是一條崎嶇不平、充滿荊棘的道路,隻有堅定地執著追求,勇於付出,才能真正學到知識。要想成就一件事情,最大的困難和阻力就是是否有勇氣戰勝自我,在追求知識中遇到困難時要下定決心,鼓足勇氣,克服自身存在的惰性。因此,要成才就要從戰勝自我做起。另外,成才還要有堅忍不拔的拚搏精神。荀子曾有這樣的比喻:“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可見,堅忍不拔的拚搏精神是走向成才的必經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