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禍殃楊府(2 / 3)

楊遠知,身為南國丞相。得先皇重用,卻不思皇恩,通敵齊國。。罪正確鑿。其罪當誅。

在念完聖旨後,隔壁牢房的哭喊聲更大,母親隻是拉著我,跪在地上,說了聲謝主隆恩。宣讀完我們的判決後,不知道蕭伯伯在李宗晨旁邊念了些什麼。李宗晨頭也不抬就轉身往那陽光底下走去。這刻我突然感覺到曾經在我們麵前愛弄鬼臉討好姑姑的李宗晨,似乎不是同一個人。

我抬頭看看母親。才進牢籠兩天,曾經英氣逼人的她,手握長劍,戰場上雷霆之怒,震的四方諸侯不敢近前半步.揮劍如雨,砍下多少敵將頭顱,此時的她卻是一張臉色煞白.隻是臉上依舊是那一股不服輸的氣魄.讓人心生折服。

蕭伯伯哽咽說“楊家遭此大難,實難讓我們想到。我與遠知兄那時候商量,最壞。太後也隻是罷免楊家的所有官職。卻不想,那老妒婦既然會要你們楊家滿門性命。當初我勸過遠知兄不能解散飛虎軍,你們總是不聽勸,如今”蕭晟心中憤恨卻罄竹難書.隻是邊說邊搖頭:“魯國公丁永兄八百裏快馬上報了數次聖上,都為你們楊家求情,隻是他遠在西北與蠻金對抗,也是遠水救不了近火。沒想到這麼快就要將你們處斬。”新皇十一歲。朝政都把持在太後杜若手上。蕭晟一想,就雙淚懼下,恨天道不公,忠臣卻要枉死在宮廷的爾虞我詐之下。

母親隻是聽著,從進入這牢裏後從沒流淚的她,在聽完蕭伯伯的話後兩行清淚掛上了臉:“楊家的難,我們也隻能受了,朝堂上楊家與杜家本就是對敵,外加淑貴妃在宮中又一向得聖恩。杜家早有心除去我們。蕭晟兄,不必介懷在心,楊家得此結果。早就已經在貴妃被殉之時就已經知道了。隻是我與老爺都早就看破官場是非,也早就有心回鄉下,了此殘生。現在落的如此也早就看破生死。蕭晟兄與丁永兄明知道不可為卻為我們還奔走喊冤,我們已經感激涕零。”母親伸手拉住我往懷裏送“隻是我的兒子女兒們,本不該受此難的。”

蕭晟也知道,喊冤無用。原本炯炯有神帶淚的眼也暗了下去:“子吟與小女子若,自幼就是一起長大的,我定會盡一切努力,聯合楊兄所有的摯友為楊家周璿。留下一點楊家血脈。”想這楊家滿門忠烈,更是難得的將帥之才,難道真是天妒英才。難道真是自古忠臣良將都難以善終?

母親拉過我,一起跪在地上,讓我給蕭伯伯磕頭。我每一個頭都磕的很響,母親臉上淡笑

“有蕭大人這句話,我們死而瞑目。”

蕭伯伯走後,剩下的日子裏我們都沒見到他,母親還是依舊每天抱著我,跟我說著我小時候的事情,說著她飛虎寨的事情,說著我的外祖父,還有我祖父,我的祖母,說著她陪我父親征戰沙場的事情,說著楊家先祖陪著南國皇帝開朝建國,說著楊家三代滿門忠烈,祖母領兵穩坐軍中帥營,沙盤上點將出兵,收服各個藩王,保南朝二十年國內太平。父親臨危受命,阻齊兵南下侵犯,飛虎軍百萬雄兵兵臨嘉庸關城下,將齊軍趕出寒山關外,至今八年不敢再犯。破羌賊血染銀鎧,飛虎軍眾將讓羌國俯首稱臣,歲歲朝賀。

我有時候聽母親說著,也會問她:“為什麼飛虎軍不來救我們呢?”母親會趕緊將我的嘴封住。在我耳邊輕聲,卻堅毅說著:“楊家不是叛軍,更沒有叛國。飛虎軍是南國的軍隊,不是楊家獨有的。子吟你要記住,飛虎軍隻能保家衛國。”

我知道母親說的意思,狠狠的點頭,告訴母親:“女兒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