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做孩子的知心朋友(4)(2 / 3)

可是,我們有些父母,卻常常站在那裏,大聲嗬斥孩子:“過來!別摸!”“去!去!去!別煩我!”等等,居高臨下,慣用命令式的語言語調。從說話的態度來看,中國父母比外國父母威風得多,可在孩子心目中的父母,卻並不可敬。

其實,是否蹲下來與孩子說話,隻是一種方式問題,重要的是在父母心中,是否把孩子真正當作和自己一樣,是具有獨立人格的個體,這才是問題的本質。這會影響到家長能否以正確態度對待與教育孩子的一係列問題。

一位著名的教育家曾說:“父母教育孩子的最基本的形式,就是與孩子談話,我深信這是世界上最好的教育。”但是,令大多數父母深感頭痛的是:父母苦口婆心地教育孩子,孩子卻總不以為然,還常常會視父母的諄諄教導為沒有意義的嘮叨,甚至拒絕與父母交談。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是孩子出了問題,還是父母的談話方式有問題呢?

父母與孩子談話的失敗,不是因為缺少對孩子的愛,而是因為缺乏對孩子的尊重。一方麵,大多數父母認為,孩子甚至比自己更重要;另一方麵,在與孩子交談時,他們又習慣於要求孩子完全放棄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這種做法包含了很大的矛盾,它隻會導致孩子對與父母交談的害怕。要成功地與孩子進行有教育意義的交談,父母必須始終小心翼翼地去維護孩子幼小脆弱的自尊心。

人與人之間經常需要思想上、感情上的平等交流,每一個成長中的孩子,即使是剛剛學步的孩子,也都有這種渴求。要做到平等地對待孩子,父母首先就要拋棄那種居高臨下與孩子談話的姿態,而要蹲下身子,以平等的態度對待孩子。

溝通最真實的內容是真誠,要做到與孩子平起平坐,才能與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

家庭大事要讓孩子有知情權

父母箴言

孩子雖小,但畢竟是家庭成員之一,孩子和父母在家庭中的地位是平等的。父母在遇到某些關係到家庭的大事時,應該讓孩子知道,並且應該鼓勵孩子發表自己的意見。父母可以告訴孩子:“這件事很重要,我們想聽聽你的意見,你有什麼想法嗎?”

我們在追求社會民主的同時,不能忽視家庭民主的重要性,更不能忽視家庭民主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一個家庭的民主氣氛表現在尊重孩子的個性發展,尊重孩子的發言權、參與權,不把孩子當作私有財產,而是把孩子當作一個有獨立人格的個體來尊重。對孩子要事事用商量的口氣,並且給他們自己做主的權利,家長的任務隻是給予指導,而不是替孩子作決定。

從小就在一種民主、平等的家庭氛圍中成長起來的孩子,他們的參與意識一般都比較強。除了對與他們直接相關的家庭事務懷有強烈的參與意識外,他們還會對那些與他們不直接相關的事,比如“大人的事”或者家庭的“公共事務”懷有興趣。比如孩子經常主動打聽大人的事,在大人說話時插話,渴望平等地參與家庭事務的討論、發表自己的意見或看法,渴望自己的意見能得到家長的認同和尊重,並能影響家庭決策等。

家長原則上要對孩子的各種參與行為予以鼓勵,但小孩子畢竟是小孩子,尤其對於那些低年級的孩子,他們對人事的認知水平、能力比較有限,所以家長對他們參與家庭大事的行為還是要有所選擇、有所限製。但是孩子畢竟渴望了解大事、知悉情況,即使自己不能發表意見、參與討論和決策,至少還是希望大人能及時告知有關情況,如果大人能主動向孩子通報某些家庭大事,使孩子擁有相當的“知情權”,孩子往往會深受感動,也會因此更加愛家愛父母。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