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可能一輩子在父母的翅膀下生活,也不可能一輩子拄著拐杖行走,他總有一天要離開父母走向社會,走向獨立自主的生活。因此,“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父母為孩子提供的不應該是囊中的美食、身上的衣服、溫暖的房間,而是走出家門、融入社會、應付形形色色的人和事的能力——學會自己去生活,這是“開啟世界之門的鑰匙”。
父母能替代孩子一時,卻無法替代一世,早日放手、讓孩子用自己的腳走路是正確的選擇。孩子生活在一個被賦予一切的時代,因此父母對孩子的愛要深沉、高尚、科學、藝術,對孩子真正的愛要藏起一半。合格的父母給予孩子的最美好的東西就是教會他們生存和生活的能力,而不是滿足、嬌慣或溺愛、放縱,這樣才能給予他們一個健全的人格和自信的人生,才是真正地愛他們。
憐子之心人人都有,但是愛憐不能缺乏理智,不能愛得太盲目,不能對孩子的一切要求都無條件地滿足,更不能剝奪孩子獨立生活的權利。剛剛學步的孩子麵對著陌生的世界會感到束手無策,但初生牛犢不畏虎,他們有勇氣去嚐試,盡管他們的嚐試很少成功。麵對孩子的失敗,父母不要冷言冷語,這樣會使孩子失去信心,明智的父母會及時鼓勵孩子,讓他們在失敗中成長起來,並最終走向獨立生活之路。
我國著名教育學家陳鶴琴先生曾說過:“凡兒童自己能夠做到的,應該讓他自己做;凡兒童自己能夠想的,應該讓他自己去想。”這是一句符合教育規律的至理名言。
為了培養孩子獨立生活的能力,父母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麵努力。
1.能放手的就不要包辦
家庭教育的目的不是讓孩子過上舒適安逸的生活,而是要培養孩子各方麵的能力。所以父母要轉變觀念,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培養他們自立、自主的精神,孩子的生活起居,能放手的就不要包辦。父母們不妨嚐試一下美國家庭的做法:美國的嬰兒從一出生就單獨睡覺;孩子會捧奶瓶了,母親讓他自己捧奶瓶吃奶,吃完奶就把孩子放在大便椅上讓他自己大便,之後讓孩子在有圍欄的床上自己玩;孩子學步的時候,也是自己扶著學步車走;孩子長大後不僅要完全自己照顧自己,還得幫忙幹一些家務活;孩子在7歲的時候就開始學著自己掙錢;13歲的女孩包攬全家衣服的洗滌,並按社會價格向父母收費;18歲以後完全獨立。
2.提出的要求應該與實際情況相符
在培養孩子動手能力的時候,要按孩子的年齡、能力的發展程度對孩子提出適當的要求,如果要求過高、難度過大,會使孩子產生畏難情緒、自卑心理,要求過低又不能激發孩子的興趣。事實上伴隨著孩子生理的發展,他們的肢體活動能力增強,相應的自主性也開始發展,獨立性逐漸增強,這時是父母幫助孩子形成良好習慣的適當時期。父母要堅持給孩子提出一些要求讓他們自己完成,當孩子看到自己雙手完成了許多事,他們的自信心和責任感便會增強,從而減少對父母的依賴心理。
3.對於進步要鼓勵
孩子在獨立完成一件事情後,哪怕在成人看來是微不足道的,父母一定要給予鼓勵,以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如孩子自己洗了髒衣服,作為從未洗過衣服的孩子,盡管他洗得並不幹淨,但父母也應說:“會自己洗衣服了,真不錯。”同時,不失時機地教孩子洗衣服要注意哪些問題。而麵對孩子其他做得不好的一些事情,也同樣不要指責他笨手笨腳,或當眾挫傷他的自尊心,而應對孩子的進步給予肯定,讓孩子體會到成功的樂趣。這樣就會促進孩子獨立生活的能力。
培養孩子自信的品質
父母箴言
自信是孩子最重要的品質之一。自信的孩子會更快樂、更獨立,並且更容易取得成功。父母要鼓勵孩子,愛孩子,跟孩子多交流,傾聽孩子的說話,最重要的相信孩子的能力。
楊振寧在16歲時對父親說:“爸爸,我以後要爭取諾貝爾物理獎。”20年後楊振寧真的站在了諾貝爾物理獎的領獎台上。戴高樂在1940年法國投降以後就充滿自信地說:“該由我來擔當法國的責任。”他飛到倫敦,發表廣播講話,明確宣告他要領導法國人民擊敗希特勒。這種堅定的信念使他領導了法國的反法西斯事業,成為在民族危亡的時候站出來的民族英雄和國家的領袖。
現在,越來越多的父母對孩子的關心和照顧事無巨細,物質上應有盡有,精神上百依百順,事事不必自己操勞和付出努力,孩子很容易養成一種凡事均要依靠家長的心態,認為自己離開家長就一事無成,對任何事情也不想費力去做。這樣的孩子就是典型的依賴性極強、缺乏自信的人。
要使孩子學會自信,父母可從以下幾方麵入手。
1.及時肯定和讚揚孩子的良好行為
人的自信需要外界的認同和讚賞。某一行為倘若得到外界的肯定,人的自信也會由此大增。孩子正處於自信形成的過程中,更離不開成人的肯定和讚揚。有一位母親帶著5歲的男孩乘公共汽車,上車坐了一段路程後,一位年邁的老婆婆上車了,母親起身讓座,並對男孩說:“來,小大人,站一會,看看能不能堅持住。”小男孩高高興興地站在座椅旁,並認真地扶著座椅不讓自己摔倒。這樣,孩子由於做成了一件小事而受到讚賞,他就會更樂意去做更多的事,接受更多的挑戰,以獲得更多的肯定和成功的喜悅,其自信也隨之日趨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