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勵、讚揚對增強孩子的自信心是很有益的,但須注意得當、得法。過度或過於輕易地濫用鼓勵和讚揚,會使孩子感到你不真誠、對他的期望過低、或不懂得什麼才是真正值得讚揚的。最好是對孩子的行為或進步給予及時的、準確的反應,比如對他說:“我看到你已經學會分數的加減了”,“你的那首詩確實寫得不錯”。這比籠統地說“好極了”,效果會好得多。
2.不要不切實際地要求孩子
美國有一句話:“蘋果摘下到,就去摘草莓。”這句話告訴我們,要在實際中發現孩子的能力,並且根據他的能力做出合理的要求。一次又一次的失敗容易讓孩子懷疑自己的能力,變得自卑,所以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父母要讓孩子盡可能的獲得成功的體驗,使他在成功中發現自己的能力,肯定自己,建立起“我能行”的信念。
父母要鼓勵孩子進行嚐試並做力所能及的事。孩子具有好奇心和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勁頭,家長可以在確保孩子安全的情況下,引導他們去嚐試或探索身邊的各種事物,讓他們在嚐試或探索中了解事物的性質,增強自身的能力,從而增加自信。比如,孩子長到三四歲,往往會表現出強烈的獨立意識和仔細、自主的願望,什麼都要自己來。孩子這種什麼都要自己來的勁頭正是一種原始的、尋求自我肯定的需要。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的以別人對他的看法來認識自己的,所以家長首先要確立“你能行”的肯定態度,讓孩子感到“我行”,並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從而產生自信,獲得發展。
3.有意識地讓孩子承擔一些責任
不少家長常因為孩子年幼而代他們做許多事,幫穿衣鞋,替收拾玩具,給他們包辦過多,孩子就缺乏責任感和自我約束力,自信也就很難建立起來。對此,家長不妨視孩子能力的大小有意識地讓他們承擔一些責任,如讓孩子動手收拾玩具、書包及文具,讓孩子鋪床疊被,讓他們洗洗簡單的碗筷,這樣做不僅能鍛煉孩子的能力,還可使他們從中得到自信,知道有許多事情“我能做好”、“我有能力”。
4.培養孩子的專長
每個孩子天賦是各異的,能力方麵也各有千秋。通常孩子在智力和能力上難辨優劣,但孩子進入小學後,衡量標準就集中在學習分數上,這就使擅長學習的孩子常受表揚;而學習稍差的孩子常受批評,由於學習成績不如意而產生自卑,喪失了自信,不利於形成健康的人格。
如何避免孩子出現這種不利的情況呢?較為有效的辦法就是發現和培養孩子的某一專長。孩子從小其能力傾向便會顯露,有的孩子能跑能跳,好於運動;有的孩子愛唱愛跳,擅長文藝;有的孩子舞文弄墨,酷愛繪畫。父母的責任就是及時發現孩子的專長,順勢加以引導及培養,促進他們在某方麵具備其他孩子所不及的專長。這樣,即便孩子將來在學習上不佳,也不致因此而灰心喪氣,反倒會在自己擅長的領域奮發努力,或許還能幹出一定的成就來。培養孩子的專長,孩子就有了一種競爭優勢,具有了上進的動力,孩子也會因此變得越來越自信。
5.要用全麵的眼光看待孩子
要用全麵的眼光看待孩子,不要隻盯著學習成績一個方麵。每個孩子都有他獨特的一麵,也有他所獨具的優點。作為父母,要善於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孩子的性格、文明禮貌、勞動表現、交往情況、文體才能、興趣愛好、動手能力、衛生習慣等等,當然還有孩子的學習,都是評價孩子的因素。即使對學習本身也應全麵地去分析,不能隻看分數。學習態度,預習複習情況,各門功課情況,寫字是否工整,卷麵是否幹淨,會不會使用工具書,願不願向老師請教,有沒有自己檢查作業的習慣等等,都應思考一下,也會找出優點。
6.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孩子
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孩子,不要把孩子看死了。隻要細心觀察孩子,就會發現孩子有進步的地方。可能對問題的認識提高,分析問題能力增強,可能某方麵科學文化知識增加,可能一次作業進步或者一次考試有進步,可能在勞動或公益活動方麵表現較好,可能文藝、體育取得好成績,可能有什麼小發明、小製作……關鍵是要拿孩子的今天比昨天,比前天,而不是跟別的孩子比,哪怕發現一點微小的進步,也應及時肯定。不應該由於橫著比或高標準要求而看著不起眼,認為不值得一提就把點滴進步漠視、忽略過去。應該想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優點是一步步發展的。
怎樣培養孩子的毅力
父母箴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