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合理安排進餐時間
父母應教育孩子認真地對待吃飯。通常孩子吃完飯後就做遊戲了,而你卻在吃飯,此時孩子會纏著你跟他玩,如做遊戲或講故事。你不要急於陪他,好好吃完一頓飯,讓孩子尊重你吃飯時間,這對孩子們非常有幫助。你可對孩子說:“我願意和你一起玩,但現在是吃飯時間,不可做其它事情,幾分鍾以後再談,好嗎?”如果家長十分重視吃飯,孩子也就會重視吃飯,孩子會知道吃飯不單是為了填飽肚子,而是一種健康行為,對健康有利。
3.吃飯不是件隨便的事
每餐前,放好餐桌,擺好餐具,增強進餐氣氛。這就告訴孩子吃飯不是件隨便的事,它具有重要性。孩子玩心重,在美食麵前不是坐著吃飯,而是上躥下跳,久而久之養成邊玩邊吃飯的習慣,這意味著孩子將無法得到食欲的滿足。為此家長應不斷強調吃飯要精力集中,吃飯不可玩,不要看電視,不可玩電話或看畫報。要讓家中“好奇鬼”養成良好的習慣,你就應自己除掉一些習慣,當你以身示範不斷努力的時候,孩子就餐的好習慣就養成了,他就會和你一起坐下來吃完一頓飯。
4.不可幹擾孩子吃飯
父母要對孩子吃什麼以及怎樣吃負有責任,而孩子則要決定“吃多少”和“是否吃”的問題。注意不可強迫孩子吃得太快或太多,應由孩子自己決定其饑餓感。做家長應注意,不可在吃飯時間去幹別的事,如果你不坐下來吃飯,孩子有種不穩定感,不把精力集中在飯菜上。如母親不坐下來吃飯,孩子會認為母親不是重要人物,隻是個廚師,特別對女孩來說,她們需要看到同性的榜樣。也不要禁止孩子吃某種食物,這樣會在孩子心目中變得更加神秘和誘人。應采取這樣的態度,所有食物每隔一段時間都能吃到,使孩子的飲食上能得到均衡營養,以利幼兒身心健康發展。家長應順應孩子的胃口,對他們接受不了的菜肴,如洋蔥、胡蘿卜和韭菜等有些怪味,且易引起腸胃過敏,就不一定強迫孩子吃。如果父母總是幹涉孩子吃這吃那,孩子就會失去內部調節的能力,對食物失去選擇的興趣,進而對進餐失去耐心,也就不能享受美味的食物。
5.選購孩子喜愛的餐具
孩子都喜歡擁有屬於自己獨有的東西,替孩子買一些圖案可愛的餐具,可提高孩子用餐的欲望,如能與孩子一起選購更能達到好效果。
6.多花心思在菜色上做變化
在飲食均衡的條件下,父母可以多種類的食物取代平日所吃單純的米飯、麵條。例如:有時以馬鈴薯當成主菜,再配上一些蔬菜,也能擁有一頓既營養又豐盛的餐點。
7.讓孩子參與做飯的過程
例如:上市場買菜、幫忙提回家、一起清洗水果……等等,甚至可詢問孩子的意見,請孩子協助自己一起做飯,孩子不但能有參與感,同時也能因而了解做一道菜之前的每樣步驟,進而更喜愛吃飯這件事。
8.巧妙地讓孩子吃蔬菜
有一個比較常見的問題,就是孩子不愛吃蔬菜。蔬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是人類不可缺少的食物種類。但是我們常常看到有的孩子不愛吃蔬菜,或者不愛吃某些種類的蔬菜。孩子不愛吃蔬菜有的是不喜歡某種蔬菜的特殊味道;有的是由於蔬菜中含有較多的粗纖維,孩子的咀嚼能力差,不容易嚼爛,難以下咽,還有的是由於孩子有挑食的習慣。
在孩子小的時候早一點給孩子吃蔬菜可以避免日後厭食蔬菜。從嬰兒期開始,就應該適時地給孩子添加一些蔬菜的輔助食物,剛開始可以給孩子喂一些用蔬菜擠出的汁或用蔬菜煮的水,如西紅柿汁、黃瓜汁、胡蘿卜汁、綠葉青菜水等,然後可以給孩子喂些蔬菜泥。到了孩子快一歲的時候就可以給他們吃碎菜了,可以把各種各樣的蔬菜剁碎後放入粥、麵條中喂孩子吃。
餃子、包子等餡食品大多以菜、肉、蛋等做餡,這些帶餡食品便於兒童咀嚼吞咽和消化吸收,且味道鮮美、營養也比較全麵。對於那些不愛吃蔬菜的孩子,不妨經常給他們吃些帶餡食品。
有的孩子不喜歡吃炒菜、燉菜等做熟的蔬菜,而喜歡吃一些生的蔬菜,如西紅柿、水蘿卜、黃瓜等,它們有的可以生吃,有的可以做成涼拌菜吃。如果孩子不喜歡吃熟菜,可以讓他適當吃一些生熟菜。
一些有辣味、苦味的蔬菜,不必強求孩子去吃。一些味道有點怪的蔬菜,如茴香、胡蘿卜、韭菜等,有孩子不愛吃,可以盡量變些花樣,比如做帶餡食品時加入一些,使孩子慢慢適應。
孩子老愛發脾氣怎麼辦
父母箴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