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3)(1 / 3)

一般說來,正常兒童中有60—80%的孩子不能按父母的要求去行動。隨著年齡的增長,如果孩子總是歪著頭與父母對立,這說明孩子的行為發生了問題,再不加緊矯正,會埋下嚴重的隱患。

孩子在家裏出現逆反心理,常常是因為家長的教育方法不適當造成的。心理學家認為:隻要父母指導得法,孩子的反抗情緒會逐漸減弱或消失。下麵是專家們的一些有益的建議,父母們不妨試試。

1.先減輕孩子的精神壓力

減輕了孩子的精神壓力,孩子心裏自然就有了聽取責備的準備,然後對孩子說:“無論如何你讓我說兩句話。”父母一開始就創造出讓孩子聽的氣氛,這樣即使稍有些刺激的勸告,孩子也能聽得進去。此外,父母還可以以期待和信賴的口氣對孩子說:“你一定能行。”避免用易於刺激孩子的話。還可以用促使其行動的話,根據其過錯的程度靈活地勸告他。

2.以身作則

有些父母對孩子要求很嚴,但自身卻很放任,而孩子認為父母都沒有做到,憑什麼總是要求自己去做,因此不服管。所以,做父母的應以身作則。身教勝於言教,孩子會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父母影響,自然而然地接受父母的意見。

3.把握重要問題

不要對孩子的所作所為都指手畫腳,這隻能使孩子們更反感。一位權威型家長說得好:女兒用什麼牌子的化妝品、愛好什麼體育活動,這都用不著我去管,應該由她自己選擇決定,但如果她過早地迷上化妝,或是利用過多的學習時間去打球、遊泳,我就要采取適當的教育方法去進行幹預了。

4.不要抱有成見

父母不要一看到孩子有獨立意識的跡象就極力壓製。要知道,父母反應越激烈、越過火,孩子就越會堅持己見,甚至難免會發生一場大衝突,其結果是兩代人之間感情變得冷淡,孩子學會說慌、逃學、蠻橫無理等。

5.學會溝通

很多父母總認為自己是對的,孩子該聽父母的。但是,孩子有孩子的思維方式和看問題的方法,因此父母應該超脫家長的角色,耐心聽一下孩子的想法,從不同角度對待孩子,從感情上、從事件因果關係上與孩子達成一致,做一些適當的讓步。

6.不要盲目責怪孩子

孩子的逆反行為有時看來是針對父母來的,但實際上也許根本上不是那麼回事。小強是那種很聽話的孩子,每天早上都能按時起床上學,一天,小強懶床沒起來,爸爸很生氣,就責怪他不愛學習。其實,小強是因為前一天在學校參加植樹勞動太疲倦了。

7.循循善誘

有些問題如早戀現象等,應該對孩子有情、有理、有據的說服、疏導、啟發孩子的思考,給他們獨立自主、痛下決心的時間。必須尊重孩子的感情和人格,同時用具體的事例打破其幼稚的幻想,用自己的冷靜、理智換取孩子明知的選擇。

8.先肯定後批評

孩子做錯了事,有些父母就一味的批評,這會刺傷孩子的自尊心而出現反叛行為。如果先對孩子的優點或進步給與肯定的表示,再指出錯誤之處,孩子就會很樂意接受,這是孩子自尊心得到滿足的表現。

9.運用“條件訓練法”

訓練的第一階段:父母主動參與孩子喜歡的一促遊戲,觀察孩子的行為,不給或少給指示、命令。如孩子與大人玩得很好,就讚賞、鼓勵他的合作行為。訓練第二階段:在第一階段的基礎上,父母主動要求孩子去從事某項活動,允許他有足夠的時間來考慮父母的要求。當孩子按照父母的意見行事,並配合得好、完成得快時,應給予鼓勵。如果孩子發脾氣,不合作,則當即停止遊戲,而且聲明是由於他不聽話才停止的,直到孩子接受父母的要求、一起合作為止。這種“條件訓練法”運用得好,能達到幫助孩子克製自己行為、順應環境的目的。

10.保持作為家長的地位

父母應成為孩子的朋友,相互信任,共同享受快樂,但這種友誼不應包括地位的“平等”。你仍然應該是一名船長,你可以聽取船員的意見,但最終決定航線的仍是父母自己。

孩子有“多動症”怎麼辦

父母箴言

對待多動症患兒,父母不要用打罵的管教方式,這樣不但起不到效果,還會引發其他問題的發生。父母應該針對多動症的特點,有針對性地采取切實可行的治療方案,才能有效地矯正多動這一不良行為。

孩子有比較聽話的和比較淘氣的兩種,但淘氣是每個孩子的天性。有的孩子精力特別旺盛,總是在不停地幹這幹那,使家長心煩意亂,所以就認為孩子得了“多動症”,並擔心不已。

“多動症”是一種醫學上稱為“兒童多動綜合征”的疾病表現,與一般的淘氣完全是兩碼事。多動症是一種常見的兒童心理疾病,這類孩子智力一般正常,但存在與實際年齡不相符合的注意力渙散、活動過多、衝動任性、自控能力差等特征,以致影響學習。多動症的發病率為3%左右,男孩約為女孩的4—9倍。

多動症其核心為自控能力差,主要表現有以下四個方麵。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