⑩主動改善鄰裏關係,比如不妨和鄰居聊聊家常,常向鄰居老人問好,招呼鄰居孩子等。鄰居若來串門要表示歡迎,有可能的話,可安排一些共同娛樂機會。做了新鮮別致的食物,也不妨進一點讓鄰居嚐嚐鮮等,這樣會使鄰裏關係融洽。
(3)師生、師徒間尺短寸長,要尊師愛徒
師生間、師徒間既有長幼之秩,又有同仁之誼。這種關係是除家庭之外的一種最親密。最帶感情色彩的關係。從交際角度說的師生關係,主要指成年學生與老師的關係。有在正規學校裏形成的師生關係,也有個人業餘在社會上師從某方麵專家、學者專攻某方麵學問形成的師生關係,後者更帶個人因素,關係也更親密些,中國有“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古訓,也有“師道尊嚴”的說法,說明尊師是中國人的美德。而搞好師生關係,關鍵則在學生是否尊師,如何尊師。作為學生,從老師處得到知識營養的無私給予,這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應心懷勵激,永遠銘記的。這感激、尊敬之情表現在言行上,應是每次見麵,都應首先問“老師好”,然後再懇切地求教。求教時態度謙和,舉止端莊。對老師所講的東西要專心聆聽,認真思考。聽完後若要提問題須反複斟酌,謹慎委婉。離開時要有禮貌地向老師道謝、道別。有的人對老師隨隨便便地以“喂”稱之,聽老師講時大大咧咧地摳腳抓頭、東張西望,提問題時胡攪蠻纏、咄咄逼人,離開時不打招呼、揚長而去,這些都是極不禮貌的、極無修養的行為,是極不利於從師求教的。其次,作為學生,要關心老師的生活、身體、情緒、需要。老師病了,要去探望,問寒問暖、送水送藥;老師有困難,要去幫忙,搬煤買米,不吝力氣;甚至幫眼力不好的老師抄稿子,幫腿腳不便的老師寄信,都是學生應樂於做的,做這些不起眼的瑣事,絕無巴結之嫌,卻有報恩之譽,有良知的學生都不應羞於這樣做。再次,做老師的最關心的成長所以學生就把老師看作最知心的朋友。有了成果,應及時向老師彙報,讓老師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悅,因為這成功也有老師的一份;遇到挫折或失敗,也不妨同老師談談心、訴訴苦。老師一定會最理解你,最會替你分析原因,激勵再戰。
作為老師,“傳道、授業、解惑”是其天職、應認真履行之,否則就失去為師的根本了。除此之外,老師作為師長,要從各方麵關心學生,對學生要有責任感,講究師德。比如學生請教,不能“留一手”;學生有誤,不能譏諷;學生遇難,不可旁觀,隻要執著於一點:對學生要像對自己的子女一樣。這就盡到為師的責任了,搞好師生關係也就有基礎了。
師傅和徒弟的關係,與師生關係大致相同。需要補充的是師徒關係往往比師生關係更密切。因為他們工作接觸更多,相處時間更長,還有定時的生活聯係,所以處理師徒關係,還應增加下列具體要注意的地方;徒弟應不怕苦、不怕累不怕麻煩,主動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瑣事,比如擦機器、下班時打開水、買菜等,讓師傅覺得徒弟勤快、老實,盡而願多教其技術。徒弟若學得很快,或有時操作超過師傅,也不能飲水忘源,翅膀硬了就瞧不起師傅,這是道德問題;師徒雙方若有矛盾或某些不和諧的地方,做徒弟的要主動遷就師傅。這也算是一種尊重。做師傅的,應歡迎徒弟勝過自己,並對徒弟有責任感;與人為善,把徒弟的健康成長看作自己的光榮。
(4)男女間的友誼要大方得體
男女之間要大方適宜。這裏所講的是夫妻關係、家庭關係之外的男女之間相處的問題。
有人認為,非家庭因素的男女之間不宜發展友誼,這不但有“瓜田李下”之嫌,也容易弄假成真,鬧出有傷風化之事。但也有人說,交友不必計較男女,隻要投緣,不管他人看法,我行我素,愛怎麼交往都可以。
這兩種看法都有所偏頗。的確,男女之間除了婚姻、家庭關係以外,應該也確實存在友誼交往,可以有同學之誼、同事之誼、師生之誼、朋友之誼。如果完全拒存異性間的這種友誼,你的天地就會狹隘得多。但是,異性之間發展友誼與同性之間的友誼是有不同的,它應該是比較節製、比較理智、比較含蓄、比較持久同時還應該有一定的社會內容,從而是必要的。若雙方都比較浪漫,且沒有學習、工作、愛好等方麵的需要,純粹是為了投緣,而且是為了玩而互相接近的,真該說成“瓜田李下”之嫌,並有一定的危險性。所以一般男女交際,應注意:首先,對方若已有丈夫、妻室的,你們的交情最好讓他們知道、參與,以示你們的光明磊落,同時消除日後紛爭之隱患;其次,男女間的交情,最好因某種工作、學習、興趣之需要自然形成,使交往有內容,而不致因空虛而走邪;再次,對方須是作風正派、舉止端莊,有思想、有德行之異性。否則,與聲名狼籍、作風放蕩、不負責任的異性交往,即使你自信端正,人們也會根據“人以群分”之古訓,將你們視為一類令你“跳進黃河洗不清”;最後,男子方麵,忌不拘小節,舉止粗俗;女子方麵,忌貪小便宜,行為不檢點,否則將會或陷入尷尬地步自食其果,都是得不償失的。
隻要我們注意這些細節,正常的男女交往,也是現代交際中的一支奇葩,會令你領略到另一番生活的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