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 信任的力量(1 / 1)

陳文海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

他是一個殺人犯,為了躲避追捕,躲到了一處深山裏幫人種梨樹。每一個驚恐寂寞的夜晚,他的靈魂都會受到痛苦的折磨。四年來,他沒有一個朋友,沒有一個可以聽他說話的人。後來,他買了一台收音機,勞動之餘把全部的時間都交給了它。

他很快通過電波認識了她。她是一個晚間節目的主持人,她那鄰家妹子一般親切的話語深深地震撼了他。他記下了她留給聽眾的短信號碼。

2005年3月的一個黃昏,他經過激烈的思想鬥爭,終於給她留了言:我是個殺人犯,想去自首,你能陪我去嗎?她的心一顫,一下子牢牢記住了這個陌生的手機號碼。

以後幾天,他又連續發來了多條短信。從他的短信中,她逐漸知道了他的事:因為他的老婆生性風流,與人私通,他一怒之下殺死了那個男人。自知罪責難逃,便隻身逃亡在外。好在他有一手絕好的種梨本領,為了不至於流浪,他靠給別人種梨樹以維持生活,整天過著提心吊膽的日子。他說:“這樣的日子我不想再過下去了,我想去自首,希望你能陪我去,可以嗎?”

他終於不再僅僅滿足於短信交流,開始給她打電話。

她聽到了一口濃重的陝西方言,他們之間的距離又一次拉近了。她說:“還是我給你打電話吧,長話費挺高的。”他說:“我怎麼能讓你掏電話費呢?你能聽我說話,我已經感激不盡了。”

她問他什麼時候去自首。

他說:“等梨樹的第二撥蟲藥灑過之後就去。因為如果不治了這撥蟲,梨樹將沒有收成,主人就會損失慘重的。”他激動地述說著,她聽著,哽咽得說不出話來。

4月1日的早晨,她還沒有起床,便接到了他的電話。這是他已經幹了半天活後從果園裏打來的。他說:“第二撥蟲藥已經灑過了,等不到第三撥治蟲了。我已買好了去北京的車票,明天就能見到你了。”他顯得無比興奮,她也特別高興。

他們約好了在她電台門口的傳達室見麵。

第二天上午八點半,她和兩位同事在傳達室裏見到了他。他穿著膠鞋,一身很舊的牛仔工作服,每個指甲縫裏都殘留著泥土,憨憨地笑著。他說:“我來了。很高興你信任我,沒有現在就帶警察來抓我。”

她把他帶到附近的小吃店,給他要了兩大碗餛飩。看著他狼吞虎咽地吃著,她的淚不自覺地流了下來。

吃完餛飩,警察來了。他把手一伸:“來吧,我等這一天已經很久了。”他顯得無比坦然。他回過頭來,又對她說了聲:“謝謝你!謝謝!”

這是從一個電視訪談節目裏看到的故事。他叫袁炳濤,陝西人。她是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神州夜航》節目的主持人向菲。

在采訪向菲的時候,我幾次看到她紅紅的眼圈裏閃動著淚光。那是一種被信任而感動的淚花。那一天,我也哭了。

袁炳濤原本是個善良誠實的農民,是偶然的衝動讓他成了殺人犯。他以為自己的世界完全坍塌了,他已成了一個被所有人所不齒所唾棄的罪人,他的靈魂是孤獨的、卑微的。可是當他聽到了向菲的節目,聽到了她真誠的話語,他的心靈又開始複蘇了。為了與她交流,他省吃儉用專門買來一部手機,她是他唯一的聽眾。他將自己的心扉毫無保留地對一個完全陌生的人敞開,隻因為,他信任她。

信任,使他邁出了從卑微墮落到走向光明的關鍵一步。而她與他素不相識,卻憑著電波裏的聲音,輕易地擊破了他心靈的防線。

心靈寄語

信任的力量到底有多大?也許,隻是幾句坦誠的話語,便能打開一扇緊閉的心門,改變一個人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