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吠陀神話(1 / 3)

當人類尚處於蒙昧的孩提時代,便開始了對人生和宇宙奧秘的苦苦探索,開始了對形形色色自然現象進行解釋的偉大嚐試。他們運用豐富而瑰麗的想象,懷著虔誠和敬畏的心理,為此而進行了最初的腦力創作活動。他們創作的成果便是神話。因此,神話作為人類最早的腦力勞動記錄之一,具有異常豐富的內涵,涉及到人類社會的方方麵麵。

印度最早的民間文學作品就是一些神話,伴隨神話出現的還有一些關於生產和生活的歌謠、咒語等。它們被保存在“吠陀文獻”中。

(一)神明的讚美詩

吠陀文獻中提到了許多神明,諸如日月星辰、黎明黑夜、山川河流、風雲雷電、森林樹木等。下麵就介紹其中幾個主要的神明。

《梨俱吠陀》中約有250首詩是歌頌天帝因陀羅的。從這些詩中可知,天帝因陀羅是一位長有胡須的天神,他手執金剛杵,有時也使用弓箭,能夠變化形態,乘車作戰,並有成群結隊的隨從。他殺死巨龍,劈山引水;他攻占了許多城堡,殺死了眾多的敵人,又多次從敵人手中奪得牛群。他有神的特點,可以呼風喚雨,役使雷電,又有人的特征,英勇善戰,吃喝玩樂,尤其喜歡飲一種“蘇摩酒”。這說明,因陀羅既是自然力的人格化,又是印度雅利安人遊牧部落酋長的理想化和神化。《梨俱吠陀》第十卷第一一二首的前兩節寫道:

因陀羅!

開懷酣飲,醇味蘇摩;

我之晨祭,即汝早食。

英雄氣概,殺敵為樂;

激情讚歌,頌汝功果。

因陀羅!

汝之戰車,速超意念,

願馭此車,來飲蘇摩。

汝之戰馬,迅行騏驥,

願乘此馬,愉快降臨。

(巫白慧譯文)

書中還有約200首詩是歌頌火神阿耆尼的。阿耆尼帶有火的一些特征,但又是最高一級的神。他給人們帶來光明,又能消病除災。火的神化反映了印度上古人使用火的情況和對火的崇拜。《梨俱吠陀》第一卷第一首有這樣三小節詩:

阿耆尼(火)啊!每天每天對著你,

照明黑暗者啊!我們思想上,

充滿敬意接近你。

你主宰著各種祭祀,

是秩序的光輝的保衛者,

在自己宅內不斷增長。

願你對我們,如父對子,

阿耆尼(火)啊!容易親近,

願你與我們同居,為我們造福。

(金克木譯文)

上古人對自然現象迷惑不解,懷有一種神秘感,因此他們把一些自然現象神化,寫出了許多美好的詩作。如歌頌太陽神的詩,說他駕著馬車駛過天空,每天喚醒人們起來工作;他把黑暗卷走,像卷起一張獸皮;他為天神和人類放出光明,像是一隻紅色的鳥,又像是一顆紅色的寶石,能驅除病痛,使人長壽。

《梨俱吠陀》第一卷第五十首詩有這樣兩節:

在洞察一切的太陽麵前,

繁星似竊賊,悄然逃散。

陽光似燃燒的火焰,

遠遠地照亮人世間。

(黃寶生譯文)

又如歌頌黎明女神的詩,說她袒露胸脯,以光為衣,十分古老又永遠年輕。她是太陽的情人,是黑夜的姊妹。她每天接替黑夜女神的工作,又受到太陽的追趕。她非常活潑快樂,給大家帶來蓬勃的生機。

這個光華四射的快活的女人,

從她的姊妹那兒來到我們麵前了。

天的女兒啊!

像閃耀著紅光的牝馬一般的朝霞,

遵循著自然的節令;

是奶牛的母親,

是雙馬童(星)的友人。

你又是雙馬童(星)的朋友,

又是奶牛的母親,

朝霞啊!你又是財富的主人。

你驅逐了仇敵,

歡樂的女人啊!

我們醒來了,用頌歌去迎接你。

(金克木譯文)

此外,《梨俱吠陀》中還歌頌了其他神明。

伐樓拿(婆樓那)被認為是水神,他主管河流,還能降雨,但他又是地上執法國王的象征,負責製裁違反秩序的人。他有束縛人的羅網,周圍有一大群暗探,他經常派這些暗探到各家去監視人們的一舉一動。下麵是《梨俱吠陀》第八卷第四十一首中的一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