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5.防禦型、內向型帝國(1 / 3)

有很多人說中國古代是封閉的帝國,僅看到了表麵,如果封閉,中國的物產與技術如何傳到西方,外邊的作物與器具又如何流入中國?但不可否認的是,中國曆代都具有自我封閉的意識,這主要是統治者一手主導的。但人是最難控製的動物,信息又是最難阻絕的東西。就算管製得再嚴,總有商人趨利而行,穿越沙漠或者揚帆海外去經商,總有流民求生為先,奔赴各地打工幹活。

總的來講,中國是個防禦型、內向型的帝國。

中國的東部、東南部是茫茫大海。自遼東半島,一直到廣西東部,蜿蜒逶迤著1.8萬公裏的海岸線,茫茫大海環繞中國。在航海時代來臨之前,進攻以陸地為主,而濤濤大海拱衛著中國的後背,別無隱患,除此還有魚鹽與通商之利。

中國的西南邊境即廣西西部、雲南,崇山莽林,深塹峽穀,江河奔流,加之熱帶瘴氣彌漫,不適於人的生存,由於地勢所限,氣候使然,這裏也一直沒有形成強大的國家,這些小國與中國的糾紛多是小打小鬧,大多數時期都依附於中國,承認中國的宗主國地位。

中國的西部是漫長的喜馬拉雅山大山脈,喜馬拉雅山和其他相連山脈,超高的海拔,將中國與南亞諸國、中亞諸國,隔離開來。莫說古代技術落後,難以翻越如此高的山脈,就是今天,攀登喜馬拉雅山大山脈的一座座高山,都還是人們挑戰自身極限的嚐試。

中國的西北是新疆地區,古稱西域,沙漠、戈壁、綠洲兼夾交錯,天山與阿爾泰山橫亙其中,地勢錯綜複雜。西域再往西,便是中亞,這裏大漠連連,風沙不斷,自然條件相當惡劣。

中國周邊的這些地區,自古被認為是苦寒之地、蠻荒之地、瘴癘之地,與中原、江南等地相比,差別太大,拿來也無甚用。直到現在,這些地區都還人煙稀少。人是有腳的,會盡可能地選擇最利於自己生存生活的地方。曆史上,帝國也在外有所拓展,並想把老百姓遷徙過去耕戰戍邊,以圖將此地永遠變為本國所有,但老百姓多不願意,國家強令之,同時以授爵、減刑等方式鼓勵,大棒加金元方式,把貧民、刑徒趕到此處。算盤打得響,但效果不佳,戍邊的地方經常被遊牧民族攻擊,逃跑的人此起彼伏,加之維護與經營的成本實在太大,政府也撒手不管了,象征性地留個哨所,對逃跑的人也懶得去追回。這裏實際上便成了政府無治的“邊城”。

對帝國而言,重中之重便是守住華夏大地,這裏才是帝脈所在、財富之源。

帝國的東、南、西三麵有海之障,山之屏,沙之隔,可安枕無憂了,就差北邊了。北方大草原上遊牧民族快馬縱橫,覬覦中原之富,一次次洶湧而來,其民驍勇善戰,精於騎射,難以為敵,且北麵不像其他東、南、西三麵有天然屏障,難以為防。

秦始皇補上了這一環,也給整個民族戴上了一個緊箍咒。

秦始皇橫掃六國、統一中華後,便認為已收並整個天下了,於是開始了內向型的戰略,因當時所謂的“天下”,指的是東周的列國,至於周邊的地區,都被認為是蠻荒未開、未化之地,拿來何用?但一個意外事件,卻激起了秦始皇的北擊匈奴之心。秦始皇欲圖長生不老,寵信方士,給他們錢財物資,令其為自己找靈丹妙藥。其中有個方士盧生,哄騙了秦始皇不知多少錢財,總得交差呀,否則人頭不保。盧生向秦始皇表示未能找到不死之藥,卻拿到了一本“仙書”,書上寫著一則讖語:“亡秦者,胡也。”

當時的“胡”人便是指匈奴。在春秋戰國時期,匈奴就屢犯燕、趙、秦的邊境,這三國修築長城的主要防範目標就是匈奴。秦始皇應該不會僅僅因為一個子虛烏有的讖語才意識到匈奴的威脅,作為一個成熟的政治家,他之前肯定是有考慮的,但對熱衷迷信的秦始皇而言,這個讖語無疑加劇了他的危機感,他是想千秋萬世,嬴氏子孫永生永世統治天下的,豈能為胡所亡?於是秦始皇命大將蒙恬率三十萬大軍,北伐匈奴,以絕亡秦之患。秦兵強盛,匈奴敗退大漠,十五年不敢南下牧馬。奪取了匈奴人盤踞的河套地區後,秦始皇調徙大量人口在此屯墾戍邊,以加強此地防務。秦始皇仍覺不足以保險,於是開始以近乎全國之力修築長城,將原有之燕、趙、秦三國舊長城連接在一起,並加固加長,此即萬裏長城,將秦帝國的北疆完全環踞在長城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