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56.危險的親密接觸(1 / 2)

以上屬於學者們的遠觀之見,坐而論道,沒有調查的發言,即使再是精妙絕倫,依然值得商榷。下邊我們來看看來過古代中國並與中國人打過交道的西方人,將會有怎麼樣的言論。

“中國老百姓被官府欺壓已久,隨時都可能起來造反,迎接葡萄牙征服者們,所以偉大的國王,你隻需要二千至三千人,十到十五艘艦艇,就可以遠征中國了”。

這是1524年,葡萄牙皮雷斯使團建議葡萄牙國王出戰中國的原話。

葡萄牙是最先開辟新航線的國家,公元15、16世紀,全球的商貿主控權就掌控於葡萄牙之手(之後被荷蘭人奪去),葡萄牙垂涎龐大的中國市場已久,但奈何當時的明朝閉關鎖國,不能正式與之通商貿易,葡萄牙人隻得一邊成立使團,請求明廷開放通商口岸,一邊在海上盤旋,順便窺測、研究中國。當時中國上下對這些“紅毛怪物”,全無好感,明帝忙於宮中玩樂,也沒心思接見葡萄牙使團,等了幾年,好不容易皇帝願意接見使團了,可因葡萄牙商人與當地官府發生衝突,殃及池魚,使團的首領大使皮雷斯被關入廣州監獄,並死在裏邊。

使團的其他人四處逃竄,趁機也觀察到中國的種種社會現狀,或許在他們眼裏,明朝政治腐敗,國家黑暗,按歐洲人的慣性思維,早就該完蛋了,因而幸存下來並順利回國的使臣,才會對葡萄牙國王吹那麼大的牛皮。

國王沒聽他的“牛皮”,也就沒大舉對明朝動兵。三十三年後,即公元1557年,葡萄牙人在澳門取得了一塊根據地,並非他們武力強盛,硬奪下來的,而是因為有內應。葡萄牙人長期與中國官員打交道,發現一個規律,無官不貪,雖然他們口口聲聲“清正廉明”、“江山社稷”。葡萄牙人賄賂了明朝的海道官員汪柏,請求同意葡萄牙商人在澳門一地晾曬貨物,汪柏懷裏揣著重重的銀兩,心中正暢快,晾就曬吧。誰知葡萄牙人不僅晾曬貨物,而且修房蓋屋,做好持久戰的架勢,來了便不走了。朝廷上級政府發現葡萄牙人在此駐紮後大怒,問罪下來。汪柏審時度勢,馬上將銀兩上交,同時以各種理由為自己開脫。後來也沒人追罪汪柏,而且朝廷同意葡萄牙人定期向當地衙門繳租金,雖史書中未做明確記載,但基本百分之九十的概率是,葡萄牙人又花錢買通了各路官員,使之承認既定現實,順勢而為,皆大歡喜。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國家,中國是個物產最豐富的國家,但大多數百姓是貧窮的,因為人太多了。中國是個神秘的國家,但是當你有機會揭開她的麵紗,就會發現可怕的墮落與虛弱。無論外國人走到哪裏,都會被人圍觀!中國人的軍隊人數多到難以置信的程度,槍炮極為低劣,士兵操練時沒有隊形,成群地擁擠在一起。中國人有教養,溫文爾雅,但繁瑣的禮節與接連不斷的宴會排場讓人討厭。中國的老爺們蠻橫,百姓像崇拜神一樣地崇拜官。中國人自認為是世界第一,除非上貢,外國人不能進入他們的國家。他們的傲慢,是因為無知,他們連自己國家的地理都搞不清楚,對於世界,更不了解了。如果偉大的國王同意,我們將從菲律賓出發,征服中國!”

這是公元1575年,兩個西班牙人向其國王遞交的報告。先談談這份報告是如何出來的。

西班牙人繼葡萄牙人之後塵,走上了稱雄世界的曆程,先是征服了美洲的墨西哥和印加帝國,繼而攻下亞洲的菲律賓,中國已近在咫尺。

但神秘而強大的中國非墨西哥、印加、菲律賓等小國可比,西班牙人不敢貿然行動,先把情況摸熟了再說——先與中國的官員接觸接觸,打探一下其真正的實力。西班牙人接觸的第一個官員是潮州總兵王望高,為了籠絡他,西班牙人又是幫其辦事,又是塞紅包,終於得到了隨其船隊出使的機會。幾個月的四處遊曆、考察,神秘的麵紗被一層層揭開,西班牙人總算知道什麼叫“天朝上國”了。在這些隨船隊遊曆、考察的西班牙人看到了中國的很多問題,覺得中國是外強中幹,於是信心大漲,便向國王遞上了這一報告。

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看著這份報告,不置可否,一笑而過。一年後又有一份報告,遞到了他的麵前。

“隻需四千至六千人,配備長矛和火槍、船艦、炮以及所需的彈藥”,“有二千或三千人,便足以占領所欲占領的省份,……征服一省之後,便足以征服全國”。

這是西班牙駐菲律賓總督桑迪的對明朝作戰計劃報告,在報告中,桑迪還宣傳,如果對明朝作戰,他願意捐出自己全部的家產,以佐軍資。

一年前上書的西班牙人人微言輕,但現在上書的是西班牙總督,著著實實的“封疆大吏”,而且人家為了能出戰,還願意捐出全部家產,如不回信撫慰,也太不給人麵子了。腓力二世明知桑迪的計劃太過瘋狂,無可信性,想到以上理由,還是回了信:“關於你認為應當征服中國的事,我們在這裏覺得應予放棄;相反,應當尋求與中國人的友誼。你不要貿然采取行動,更不要給他們任何借口可以找到反對我們民族的正當怨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