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課上,老師說了一句話“被愛是自愛的基礎,自愛是自信的來源”,仔細想想,果真如此,我們常常會有“情緒感冒”的時候,一切事物都有兩麵,超亮的地方看,你就會開朗。至於沒有被愛的,你要這樣想:“你失去的是不愛你的人,他失去的是深愛他的人”,你想要一個人強大,首先自己要示弱。
孔子謂子貢曰:“女與回也孰愈?”對曰:“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非通達之士,孰能與古聖先賢會心而笑,促膝而談,雖相隔千年,亦如秉燭夜遊,曲水流觴!若夫乘天地之正,而禦六氣之辯,獨與天地精神相往來,以遊無窮者,以其知天心,故能通人心也!
忙忙碌碌的生活,擠兌著多少時間和想法,都付諸不了於實際。加快的腳步,提高的語速,錯過的景色,但凡覺得找不到自己和方向,存在感容易淡忘,猛然回首,靜下心來,冷靜思考,在暖冬中小憩,或停不下來,則告訴自己:有些人傷悲,是看輕了自己。
越長大,越發現生命的意義。有的人一夜長大,而我花了一個秋天的時間,隻為了那棵樹說出一句話——不是風的無情,落葉的不挽留——而是我花了一個季節脫光自己的衣服,給小孩看,給老人看,給得意的人看,給失意的人看——我為什麼能夠放下,是因為我知道來年我能夠新生。
我們的人生是虛幻的,不真實,時間是一條單行道,過去了就無法回頭。這一方麵能夠讓我們直麵前方,風雨無阻。另一方麵讓我們可以有忘卻苦痛的理由,然而曆史是不應該被遺忘的。我們在時間的潮流裏翻滾,被過去的時光遺忘,留在了記憶中,又在一秒一秒的浪潮往前推。我們別無選擇的。然而,我們的日子還得認真的過,真實不虛,這種以假修真的中道思想需要我們用一生去體會的吧。
上次我提到我們人生的虛幻,要用以假修真的中道思想去修行,很多人給我提了問題,感謝誌同道合者。我看到一句話:“不能自己擁有一份寧靜,我們能看見生命的本真嗎?”當然,很多人也反對我整天說些空中樓閣,華而不實的東西,我也認為很多東西也會是泥沙俱下,你也可以認為我是雞鳴狗盜之流。實際上,這隻是社會的浮誇麵和浮躁麵的表現,我們缺乏沉澱下去的心態,自然也會做掩耳盜鈴的傻事。
學問之道有五:“一曰不欺人,二曰不知者不道,三曰不背所本,四曰為後世負責,五曰不竊。”中國學問猶如仰山鑄銅,煮海為鹽,終無止境。這就驗證了我們佛經的一句話:人生難得,真言難聞,中國難生。作為一個學習的人,當日日有所知,也當日日有所不知,不可動輒曰我今天有所發明,沾沾自喜,其實那所謂發明,未必是發明。謙卑(humble)才是常態。
昨日學弟學妹問我微積分期末好考嗎,學長大發慈悲的傳授了口訣:可導一定連續,連續一定可積,連續一定有界,可積一定有界,可積不一定連續,連續不一定可微,可微一定連續,偏導連續一定可微,偏導存在不一定連續,連 續不一定偏導存在,可微不一定偏導連續,二階混合偏導連續的偏導相等,偏導一個連續一個有界函數可微 ,偏導連續一定可微,偏導存在不一定連續,連續不一定偏導存在,可微不一定偏導連續,二階混合偏導連續的偏導相等,偏導一個連續一個有界函數可微。希望你不要看暈睡過去。
很多人覺得你們活得太累,實際上隻是因為他們睡得太晚了。 很多人因為別人的一句話而煩惱不已,其實又是這樣的:有一個比喻,你如果是個窮鬼,人家罵你你就會暴跳如雷;假如你是億萬富翁,你會一笑置之。你有相同的頻道,相同的磁場,你才會受不了。之所以別人的話語一點就燃,因為你剛好是柴。情緒被外在的境界左右,就是因為我們內心當中有這樣易燃的東西。今天讀許冬林女士《無俗心》一文,方覺身處浮華顛簸的娑婆紅塵,內心,已自建起一個琉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