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告訴我,我現在應該怎麼做?”他有點不以為然地問我。
“把話說清楚啊!如果你目前暫時不打算結婚,你應該跟他們講明,或者訂個時間表讓他們知道你的規劃,我想他們不會不講道理的。至於你父親的外遇,最好不要太早下斷定,你可以先和你父親溝通,當然這種事關係到長輩的尊嚴,態度不能太草率。”
“聽你說好像很簡單,可是做起來很難耶!”他又歎了口氣。
“問題不在於簡單或困難,而是你不去做,就永遠都無法解決,你的煩惱也會永遠存在。”最後我這樣告訴他。
很多人都喜歡自尋煩惱,明明簡單的事卻想得很複雜,光想不行動,隻會唉聲歎氣。
想過得快樂,就要減少製造煩惱。當你有了煩惱,趕快想方法去解決。在認真處理的過程中,你就不會有煩惱。如果遇到問題不設法解決,光是煩惱也無濟於事,隻是平添煩惱而已。
幾個月後,在一次聚會場合,我發現那位同學的心情很不錯。一問之下,原來他家人的逼婚計暫緩了下來,至少得到了幾年的緩衝期,而他父親外遇的事,也隻是母親的虛驚一場。
沒錯,盡管去做就對了。做與不做,全在個人的意念和決心,去做了就有成功的機會,不去做別人也幫不了你。
有個名人說:“想要成功,你必須自己製造機會,絕不能愚蠢地坐在路邊,等待有人經過,邀請你同去財富與權勢之路。”
對一個勤奮的藝術家來說,若他不想讓任何一個想法溜掉,那麼當他產生了新的靈感時,他會立即把它記下來——即使是在深夜,他也會這樣做。他的這個習慣十分自然、毫不費力。一個優秀的員工其實就是一個藝術家,他對工作的熱愛,立即行動的習慣,就像藝術家記錄自己的靈感一樣自然。
我國是個思想大國,千百年來,我們的思索已經太多了。無休止的思索,無休止的表述,無休止的爭論!比思索、表述、爭論更重要的是行動。要等什麼都思索好了、表述清楚了、爭論勝利了再行動,那就是永遠沒有行動。因為這個世界在激變,技術在激變,經營環境在激變,很難思索清楚,很難表述清楚,很難爭論清楚。重要的是行動,向上!行動!立即行動!有了偏差,馬上修正;有了錯誤,馬上改正,隻要前進!就像開車一樣,不怕慢,就怕站。企業如果老是站在那裏,隻是坐在那裏研究來研究去,非等找到理論依據再邁步,為時已晚,因為,先行者早已先行你十萬八千裏了。
有句名言說得好:“現在不做,明天就會後悔。”不要為過去的事煩惱,那已成既定的事實;不要為未來的事煩惱,因為你不是先知。
修煉62學會自己救自己
生活真的很簡單,複雜的隻是我們自己。我們一味地追求幸福,其實我們忽略了身邊的人和事,有些東西就是幸福,比如曾經愛過的人,曾經牽過的手,曾經為愛流過的淚,曾經癡心的諾言,所有的這些其實就是幸福。
當我們感到生活的無助,當我們感到人世的艱難,當我們幾乎絕望的時候,我們想到的不應該是誰來拯救我們,而是我們自己,不是嗎?很多時候我們把自己打倒了,在自己設置的陷阱裏無法自拔。
一根火柴燒掉後就是灰燼,一塊瓦片摔碎後就是殘骸,一種精神無論何時都是精神!看那些微笑的人們,誰沒有受傷過,誰沒有心痛過,誰的一輩子都是快樂的呢?我們的悲傷難道不是生活的作料嗎?沒有那些不速之客,我們的生活是多麼的無聊啊!
待很多年以後,我們回想當初的時光,那時的草,那時的樹,那時的人們都是那麼的可愛。
在愛的路上迷途,在情感的國度傷心,我們總愛把自己鎖在一個狹小的空間。其實,我們麵臨的黑暗算什麼呢?我們有愛的人,有朋友,有親人,至少有自己的人格和尊嚴啊!同樣的人生,何苦要自己在鬱悶中徘徊呢?我們是風雨中的一株小草,可是我們也是參天的大樹啊!
19世紀初,美國一座偏遠的小鎮裏住著一位遠近聞名的富商,富商有個19歲的兒子叫伯傑。
一天晚餐後,伯傑欣賞著深秋美妙的月色。突然,他看見窗外的街燈下站著—個和他年齡相仿的青年,那青年身著一件破舊的外套,清瘦的身材顯得很羸弱。
他走下樓去,問那青年為何長時間地站在那裏。
青年滿懷憂鬱地對伯傑說:“我有—個夢想,就是自己能擁有一座寧靜的公寓,晚飯後能站在窗前欣賞美妙的月色。可是這些對我來說簡直太遙遠了。”
伯傑說:“那麼請你告訴我,離你最近的夢想是什麼?”
“我現在的夢想,就是能夠躺在一張寬敞的床上舒服地睡上一覺。”
伯傑拍了拍他的肩膀說:“朋友,今天晚上我可以讓你夢想成真。”
於是,伯傑領著他走進了堂皇的公寓,然後把他帶到自己的房間,指著那張豪華的軟床說:“這是我的臥室,睡在這兒,保證像天堂一樣舒適。”
第二天清晨,伯傑早早就起床了。他輕輕推開自己臥室的門,卻發現床上的一切都整整齊齊,分明沒有人睡過。伯傑疑惑地走到花園裏。他發現,那個青年人正躺在花園的一條長椅上甜甜地睡著。
伯傑叫醒了他,不解地問:“你為什麼睡在這裏?”
青年笑笑說:“你給我這些已經足夠了,謝謝……”說完,青年頭也不回地走了。
30年後的一天,伯傑突然收到一封精美的請柬,一位自稱是他“30年前的朋友”的男士邀請他參加一個湖邊度假村的落成慶典。
在這裏,他不僅領略了眼前典雅的建築,也見到了眾多社會名流。接著,他看到了即興發言的莊園主。
“今天,我首先感謝的就是在我成功的路上第一個幫助我的人,他就是我30年前的朋友——伯傑……”說著,他在眾多人的掌聲中,徑直走到伯傑麵前,並緊緊地擁抱他。
此時,伯傑才恍然大悟,眼前這位名聲顯赫的大亨特納,原來就是30年前那位貧困的青年。
酒會上,那位名叫特納的“青年”對伯傑說:“當你把我帶進寢室的時候,我真不敢相信夢想就在眼前。那一瞬間,我突然明白,那張床不屬於我,這樣得來的夢想是短暫的。我應該遠離它,我要把自己的夢想交給自己,去尋找真正屬於我的那張床!現在我終於找到了。”
某人在屋簷下躲雨,看見觀音正撐傘走過。這人說:“觀音菩薩,普度一下眾生吧,帶我一段如何?”
觀音說:“我在雨裏,你在簷下,而簷下無雨,你不需要我度。”這人立刻跳出簷下,站在雨中:“現在我也在雨中了,該度我了吧?”觀音說:“你在雨中,我也在雨中,我不被淋,因為有傘;你被雨淋,因為無傘。所以不是我度自己,而是傘度我。你要想度,不必找我,請自找傘去!”說完便走了。
第二天,這人遇到了難事,便去寺廟裏求觀音。走進廟裏,才發現觀音的像前也有一個人在拜,那個人長得和觀音一模一樣,絲毫不差。
這人問:“你是觀音嗎?”
那人答道:“我正是觀音。”
這人又問:“那你為何還拜自己?”
觀音笑道:“我也遇到了難事,但我知道,求人不如求己。”
沒有愛情的人們,愛遲早會來的;沒有朋友的人們,我們善待對手吧;渴望親情的人們,我們來疼愛自己吧。在這個世界上,我們可以做的,隻有不讓愛我們的人傷心,不讓仇視我們的人得意,不讓我們自己倒下去就足夠了。還在頹廢的人們,讓我們來拯救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