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九章(1 / 3)

修煉64當別人幫助你時,積極感恩

我們的生命中,值得感恩的不僅僅是對上蒼,我們對父母、親朋、同學、同事、領導、部下、政府、社會等等都應始終抱有感恩之心。生命、健康、財富以及我們每天享受著的空氣、陽光、水源,莫不在我們的感恩之列。

職場中,沒有感恩圖報之心的人總是把公司、同事對他的付出視為理所當然。當他在工作中稍有不如意的時候,一味地期待他人的“幫助”,一旦有不滿意,便牢騷滿腹,抱怨不止,或者“另起爐灶”,不斷跳槽。但跳來跳去,也跳不出自己狹隘的心理,跳不出苦悶的心情。結果,是鬱鬱終日。

如果你不想做這樣的人,如果你還期望在職場中取得成績,那麼,你必須學習山羊感恩圖報的精神。

感恩圖報既是一種良好的心態,又是一種奉獻精神,當你以一種感恩圖報的心情工作時,你會工作得更愉快,你會工作得更出色。

一位成功的職業人士曾說:“是一種感恩的心情改變了我的人生。當我清楚地意識到我無任何權利要求別人時,我對周圍的點滴都懷抱強烈的感恩之情。我竭力要回報他們,我竭力要讓他們快樂。結果,我不僅工作得更加愉快,所獲幫助也更多,工作更出色。我很快地獲得公司加薪升職的機會。”

每一份工作或每一個工作環境都無法盡善盡美。但每一份工作中都存有許多寶貴的經驗和資源,如失敗的沮喪,自我成長的喜悅、溫馨的工作夥伴、值得感謝的客戶等等,這些都是工作成功必須學習和必須具備的財富。如果你能像山羊一樣,每天懷抱著一顆感恩的心情去工作,在工作中始終牢記“擁有一份工作,就要懂得感恩”的道理,你一定會收獲許多。

普通辦事員文靜在談到她破例被往國外公司考察時說:“我和他雖然同樣都是研究生畢業,但我們的待遇並不相同,他職高一級,薪金高出很多。慶幸的是,我沒有因為待遇不如人就心生不滿,仍是認真做事。當許多人抱著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的心態時,我盡心盡力做好我手中的每一項工作。我甚至會積極主動地找事做,了解主管有什麼需要協助的地方,事先幫主管做好準備。因為我在上班報到的前夕,父親就告誡我三句話:“遇到一位好老板要忠心為他工作;假設第一份工作有很好的薪水,那你的運氣很好,要感恩惜福;萬一薪水不理想,就要懂得跟在老板身邊學功夫。”

“我將這三句話深深地記在心裏,自己始終秉持這個原則故事。即使起初位居他人之下,我也沒有計較。但一個人的努力,別人是會看在眼裏的。在後來挑選出國考察學習人員時,我是唯一一個資曆淺、級別低的辦事員。這在公司裏是極為罕見的現象。”

所以,在職場中不管做任何事,都要把自己的心態回歸到零:把自己放空,抱著學習的態度,將每一次都視為是一個新的開始,是一次新的經驗,不要計較一時的待遇得失。一旦做好心理建設,擁有健康的心態之後,不論做任何事都能心甘情願、全力以赴,當機會來臨時才能及時把握住。千萬不要覺得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結果做得心不甘情不願,心存怨憤。

帶著一種從容坦然、喜悅的感恩心情工作吧,你會獲取到最大的成功。

一份感恩的心情基於一種深刻的認識:公司為你展示了一個廣闊的發展空間,公司為你提供了施展才華的場所。對公司為你所付出的一切,都要心存感激,並力圖回報。

回報公司對你的這些“厚愛”,隻需要你做到一點“忠誠”。

你要喜愛公司賦予你的工作,全心全意、不留餘力地為公司增加效益,完成公司分派給你的任務。同時注重提高效率,多替公司的發展規劃構思設想。

你必須一切從大局出發。當你遭遇到不公平待遇時,請相信這隻是公司管理階層的暫時失誤,甚至是公司對你的檢測和考驗。當公司某些製度和員工基本利益衝突時,你一定要正確理解這一切,充分相信公司的“智能”和“眼光”,甚至在公司麵臨暫時的經濟困難時,你也要想辦法幫助公司渡過難關。

你要學會維護公司的形象,替公司說話。當一些客戶有了抱怨時,你要真心地替公司接納一切,並妥善處理,為公司贏回可能喪失的信譽、信用等等。

在你與上司相處的過程中,你要善於維護上司的權威,偶有不平或不滿,你要想辦法消除心中的芥蒂,盡可能挖掘上司的好處,這樣,上司才能更好地管理,公司才可能長足地進步和發展。

同事和你一樣是公司的一員,是公司的基本組成要素,你對同事的寬容和愛心也體現出你對公司的熱愛。何況,同事也是你最親密的夥伴,是助你成功的最堅實的力量,對於他們的點滴幫助,你要學會說“謝謝”;對於他們所遭遇的困難,你要竭力相幫。尤其是你要真誠地與他們合作。

有了付出,必有回報。當你滿懷感激,忠心地為公司工作時,公司一定在為你設計更輝煌的前景。

美國的羅斯福總統就常懷感恩之心。據說有一次家裏失盜,被偷去了許多東西,一位朋友聞訊後,忙寫信安慰他。羅斯福在回信中寫道:“親愛的朋友,謝謝你來信安慰我,我現在很好,感謝上帝:因為第一,賊偷去的是我的東西,而沒有傷害我的生命;第二,賊隻偷去我部分東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慶幸的是,做賊的是他,而不是我。”對任何一個人來說,失盜絕對是不幸的事,而羅斯福卻找出了感恩的三條理由。

感恩是生活中最大的智慧。時常擁有感恩之情,我們便會時刻有報恩之心。有了報恩之心,就會把成就歸功於大家,失誤歸過於自己;就會把組織的優點告訴大家,把組織的不足告訴領導。而犧牲精神便會凝聚在我們體內,當需要舍棄個人英雄主義時,我們坦然麵對;在組織困難的時候,甘願做出自我利益的犧牲;在他人困難的時候,甘願不計利益提供幫助。

常懷感恩之心,我們便會更加感激和懷念那些有恩於我們卻不言回報的每一個人。正是因為他們的存在,我們才有了今天的幸福和喜悅。常懷感恩之心,便會以給予別人更多的幫助和鼓勵為最大的快樂,便能對落難或者絕處求生的人們愛心融融地伸出援助之手,而且不求回報。常懷感恩之心,對別人對環境就會少一分挑剔,而多一分欣賞。

感恩之心使我們為自己的過錯或罪行發自內心懺悔並主動接受應有的懲罰;感恩之心又足以稀釋我們心中狹隘的積怨和蠻恨,感恩之心還可以幫助我們度過最大的痛苦和災難。常懷感恩之心,我們也會逐漸原諒那些曾和你有過結怨甚至觸及你心靈痛處的那些人。常懷感恩之心,我們便能夠生活在一個感恩的世界。

修煉65說話要注意分寸

人們在社會生活的各種活動中,都要掌握適度的原則,將分寸緊握於手中,銘記於心中,也許明天的成功者就是你。

世上早有“為人處世和說話辦事要講分寸”的勸勉,但“分寸”到底在哪裏,大多數人卻未必說得清。能說清這二字的人,可以說都是聰明、練達和城府極深的人,憑著對人事的明達、老成和世故,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都已躋身於少有的成功者隊伍中了。有人說通往成功的路有多條,但殊不知每一條路上都陳列著大小不一的“分寸”二字,不管是與人說話、與人辦事,差不多都有深深蘊藉著分寸的玄機。很明顯,一個人在社會上把握不好分寸,就說不好話,辦不好事,也更難做到愉快地與人交往,這樣的人因不識分寸,怎麼能順利地跨過成功的橋梁呢?世上能夠把握分寸的人總占少數,也許這就是成功者總是少數的原因。曆數古今中外的成功者,特別是那些開國創業之君,霸業之主或那些曆朝曆代在仕途上春風得意的人,差不多無一不是知輕重、識眉眼、懂分寸的睿智之士。世人通常提到的所謂“會說話”、“會辦事”、“有人緣”、“識體麵”、“知禮節”,幾乎都是講究分寸的報償。想想那些碌碌無為的庸常之人、也想想自己曾經碰過的釘子,跌過的斤鬥,吃過的苦頭,哪一樁哪一件不是因為分寸使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