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雙手,我們還有嘴
那一年的秋日,我和幾位同學為了排遣心中的鬱悶到郊區遊玩。走了一大截路程,我們都累了,便到附近的一個飯店就餐正好可以歇息下。飯店內的人並不多,我們隻看到一個中年婦女帶著一個兩歲左右的小男孩在吃飯,令我們驚奇的是,母親喂孩子飯的方式非常奇特,她用嘴叼著勺子,從碗裏舀起米飯然後喂到孩子的嘴裏。
我們原以為她是在哄孩子玩,但整個喂飯的過程卻長達30多分鍾,這使我們更為驚奇便和幾個同學過去看看究竟,這孩子長得胖乎乎的,肉嘟嘟的小嘴巴,兩隻玲瓏大眼睛,可愛極了。
我們本能地伸出手想抱抱這個孩子,但接下來我們看到的卻使我們驚呆了,孩子的衣袖空空的,顯然是沒有手臂。我們為自己的冒失不知所措,趕緊對母親說抱歉。孩子的母親卻笑著說道:“沒關係的,這出於一場意外事故,半年前發生的,幸虧蒼天有眼,保住了孩子的命。”
可對於她喂飯的方式我仍是無比好奇,便問她:“阿姨,能問個問題嗎?”她笑笑,“你是問我為什麼用嘴給孩子喂飯吧?這很簡單,他沒有雙手,將來許多事情需要用嘴來代替完成,現在他正是模仿能力強的年齡,我不想從小給孩子造成一種自卑感,所以,我就用嘴喂飯來引導他的思維,我要讓他明白,用嘴做事是很正常的行為,那樣他長大了就沒有心理壓力了。”
“現在,他已經可以用嘴做好多的事情了,比如他會用嘴叼著玩具來玩耍,或者是用嘴拱玻璃球玩……許多原本需要用手完成的事情,用嘴照樣可以完成。我很驕傲,我的乖孩子,可以用嘴做好多好多的事情啦!”
這是我見到的世界上最機敏、最有智慧的母親,她用一份執著的信念代替了幾個月前撕心裂肺的傷心欲絕,她用一種無言的方式給孩子從小樹立了陽光向上、不折不撓的人生態度,即使沒有雙手,我們還有嘴,我們照樣可以完成許多事兒,我們的人生照樣精彩。
親情療養會所
若絲從小便父母雙亡,她在孤兒院長大,從來沒有享受過親情的溫暖。
每當她看到別的孩子圍在父母身邊歡快地跑來跑去,她都萬分落寞。
長大後,她有了自己的工作,也試著去尋找愛的歸宿,組建自己的家庭,但童年的陰影似乎還纏繞著她。她在工作中總是缺乏的自信,很多事情明明可以做好,因為一再猶疑,錯失了最佳時機。在愛情上,也曾有對她一往情深的男孩,但她的沉默和冷漠最終導致他的離去。工作和愛情皆不如意,一段時間裏,她迷失了方向。由於從小缺乏親情的關愛,她一度覺得自己留在這個世界上是個錯誤,於是她靠酒精麻醉自己,沉迷在酒吧裏無法自拔。一天,她又喝得醉醺醺地從酒吧出來,沒走幾步,便摔倒在地上,昏睡了過去。
若絲醒來時,發現自己躺在一張很溫暖的床上。
一個婦女見她醒來,馬上俯下身來,問她感覺怎麼樣,若絲迷糊中似乎覺得她就是自己的母親。她端來一碗熱乎乎的粥,一口一口地喂若絲喝。
“你是誰?”若絲情不自禁地問道。
“你可以叫我媽媽,你回家了。”一句話讓若絲潸然淚下。她把頭埋進“母親”的懷中,像個受傷的孩子。
若絲很快痊愈了,她每天與“母親”一起下田勞動,一起與其他的“哥哥”、“姐姐”、“妹妹”們遊戲,還有一個老教授,每天給他們講解生活的真理。這裏沒有冷漠,沒有諷刺,隻有溫暖的親情。若絲在這裏生活得很開心,她覺得光是這些充滿愛意的稱呼都能讓她感動不已。
這兒是羅伯斯先生開辦的“親情療傷會所”,羅伯斯先生從小是個孤兒,他一直渴望能擁有親情,也非常同情和了解那些跟他一樣從小孤獨生活的人。於是,他在晚年時,開辦了一所充滿溫暖與愛的機構,讓所有失去父母和親人的朋友,都可以在這裏找到一絲慰藉。
這是全世界獨一無二的親情會所,許多失去父母的孩子們,在這裏重新找到了溫暖,重新滿懷信心地投入到了人生的旅途中。
給你三年長大的時間
露絲·漢德勒是世界玩具市場上暢銷最久的玩具——“芭比娃娃”的創立者,她創造的芭比娃娃幾乎已經成為全世界小女孩的心愛之物。隨著這個大眼睛、長頭發的玩具娃娃的暢銷,今天的“芭比”已經不僅是一個玩具,它是美國女性的一個象征,更是美國文化的一個象征。
當芭比娃娃風靡全球時,自然也吸引了模仿盜版者的目光。在紐約市,略上規模的就有上百家製造盜版芭比娃娃的公司,在海外更是不計其數。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查,發現紐約最大的模仿者是一個叫漢勒的人開的公司。這不僅極大地損害了露絲本公司的經濟利益,更給芭比娃娃的聲譽帶來了極大的負麵影響。公司擁有此項技術的專利,如此明目張膽地侵權,自然引起了公司高層的震怒,他們一致認為應該通過法律手段,嚴懲他們。露絲女士卻不想這麼做,她秘密約見了漢勒。漢勒得知後,驚慌失措,他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