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薇薇,上海政法學院教師。
摘要:
由王德春教授提出的國俗語義學是新興的一門學科,目前引起中外學者的濃厚興趣。根據王德春的定義,國俗語義是語義民族性的一種表現。它反映使用該語言的國家的曆史文化和民族風情,具有民族文化特色。也就是說,語義在反映概念的基礎上增添了民族文化色彩。離開民族文化背景,就難以理解語言單位的含義。這就對傳統的大學英語教學提出了新的挑戰。本文旨在分析英漢習語國俗語義的差異及此差異對大學英語教學的影響,以期能夠喚起大學英語教師對國俗語義的重視,在教學中重視國俗語義的教學,以切實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能力和水平。
關鍵詞:習語國俗語義
一、引言
大學英語教學是一套極其複雜的工程,目前大學英語教師的英語教學還是主要側重於語言教學,對國俗語義關心甚少,這有著多方麵的原因。一方麵由於國俗語義畢竟是一門新興的學科,很多教師對其缺乏足夠的了解。另一方麵,是由於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長久以來忽視了對於文化教學的重視。但在目前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新形勢下,國俗語義教學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比如一個外國留學生學習了“彈冠相慶”、“怒發衝冠”的“冠”字後,得知“冠”是指“帽子”,以後見到老師戴著一頂新帽子,就說:“老師。你的新冠很好看。”這種錯誤就是因為學生沒有真正了解“冠”字的國俗語義造成的。同樣,學英語的中國學生經常會有這樣的表達,比如“I will give you some color to see see”(我會給你點顏色看看)。這些錯誤都是因為兩個民族的學生缺乏對英漢習語國俗語義的理解而造成的。因此,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加強國俗語義教學尤為重要。
二、英漢習語國俗語義差異的原因
1.英漢習語國俗語義差異受東西方不同的價值觀和宇宙觀影響
在對世界的認識上,西方人眼中的宇宙模式是以有為本,從有到實體。中國則以無為本,從無到有。實體的世界觀使得西方人以清晰的概念去表述思想,比如他們把“龍”當成惡劣環境的象征,他們認為隻有靠自身力量才能征服這條惡龍。在英語中,“龍”的形象是長著雙翅的巨大鱷魚,身後拖曳著大蛇的尾巴。因此“龍”和“蛇”常常混為一談。在中世紀,“龍”是異教徒,是罪惡的象征。撒旦就被比喻成“thegreatdragon”。然而,虛無、氣化的世界觀使得中國人以模糊的視界去感受周圍的世界,這樣一條神力無邊,能保國泰平安,能賜風調雨順的龍就誕生了。“龍”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吉祥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征。與之相關的習語也比比皆是:“真龍天子”、“虎踞龍盤”、“藏龍臥虎”、“龍騰虎躍”、“生龍活虎”、“龍飛鳳舞”、“龍馬精神”等等。
而價值觀是任何社會或文化中人們回避不了的指令,是人們的行為準則,認知準繩,處世哲學,評價事物的規範及道德標準。在價值觀念上,中西文化有很大的差別。中國人在“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的影響下,奉行“禮之用,和為貴”的傳統觀念,因此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與中國文化正好相反,在西方,以個人主義為中心的價值取向是一個突出特點。美國的社會環境使得許多人接受這樣的信條“Every man for himself and God for us all”。而無論是東方的價值取向還是西方的價值取向,都是本民族價值觀的真實反映。
2.英漢習語國俗語義差異受東西方不同的民族心理影響
黑格爾曾經說過,自然美的意蘊不在於自然本身,而在於人,人的心情。文化是心理的折射,民族文化心理是一個民族長期的曆史沉澱和深層心理的構築物,常言道“言為心聲”,不同的民族心理產生不同的風俗文化。習語作為語言的精華必然蘊含著語言與相關的種種民族心理因素。如,漢民族自古喜愛紅色,反映這種喜愛的習語比比皆是:“紅光滿麵”、“紅極一時”、“開門紅”、“滿堂紅”、“紅粉世家”。而西方人則由於鬥牛的文化常視紅色為不祥、危險之色。如“bered with anger”(惱羞成怒)、“waveared flag”(惹別人生氣)、“seered”(大發脾氣,火冒三丈)、“beinthered”(出現赤字、虧損)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