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高職英語課程教學質量評估係統的構建王仁元(2 / 3)

我們認為,根據上文所述及的課程評估的一般原則,對高職英語這門課程進行教學質量評估應該是一個係統工程,它至少包括學生對高職英語課程的評估、教師對這門課程的評估、師生對這門課程課堂教學的評估、對英語測試結果進行的評估和教學管理部門對這門課程的教學進行的評估等五個方麵。除了通常由教學管理部門進行的以外(這方麵的文章很多,本文就略去不談),其他幾個方麵的評估對高職英語教學質量的影響不能等閑視之,然而在我們的日常教學中卻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

1.學生對高職英語課程的評估

高職學生對英語這門課程的評估,可以從教材、任課教師情況、學生的自主學習等幾個方麵進行評估。教材方麵,應該考慮到教材的難易程度、內容的實用性——即高職教材所要強調的實踐性、可操作性、可模仿性,以及趣味性、內容的新穎性、時代性,還有配套的相關參考資料等。

任課教師的評估可從教師的個人素質、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課外指導等幾個方麵進行。任課教師的個人素質在高職英語教學方麵的作用特別不容小覷:高職的學生由於其學習態度、英語水平、學習習慣等與本科生有較大的不同,要想讓他們比較好地學好英語這門功課,對老師的要求實際上更高。對教學內容的處理是否得當、教學方法的使用是否合宜、課外是否進行指導以及指導的方法是否合理等會直接影響到高職學生對這門功課的興趣,當然也就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效果。

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和態度對英語這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來說,在某種程度上,甚至比課堂教學的作用還要大。課堂上,由於教學時數有限,學生人數又多,學生每個人所能得到的實踐機會和老師的指導相對就有限。而自主學習中心,一般來說,有豐富的音像資料,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特長,以及薄弱之處,有重點地進行訓練,揚長補短,提高自己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高職學生對英語這門課程的評估最好是形成性評估,因為在過程中進行評估,感覺更真實,更便於學生把握。

為了對上述各方麵有一個較為直觀的了解,現用表加以說明。

2.教師對高職英語課程的評估

任課教師對一門課程的教學應該有個合理的評估,這樣既是對自己教學的一個總結,又是對今後改進一門課程的教學提供背景參考,同時也能加深對一門課程教學規律的認識。當然,高職不同的課程之間,由於教學材料的不同,教學條件的差異,教學對象個性的多元,施教者能力的強弱,評估起來可以有不同的標準。但是從施教的一般性規律出發,我們還是可以從幾個相對固定的方麵幫助任課教師對高職英語教學進行合理的評估。由於任課教師對一門課程的認識需要一段時間,所以最好進行終結性評估。

和學生對於英語課程的評估不同,教師對這門課程的評估側重於教師本人對這門課程的認識,對教學內容的處理,對教學過程的把握,對教學效果的評估等幾個方麵。在日常教學中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有的教師可能一門課已經上了好幾輪,但如果要他談談對這門課程的認識,則有時會茫然不知所措,因為根本就沒有思考過。教師對一門課程認識不清,則施教時就會方向不明,那麼也隻好摸著石頭過河——走到哪算哪。教學內容主要是根據教師對一門課程的認識程度而對所要教的材料進行詳略、粗細、增減等方麵的加工。這裏所說的教學材料並不囿於教材,因為教材隻是教師進行教學的張本,教師還可以對之進行加工處理,做到有所為,有所不為。教學過程,廣義地說,指的是進行教學的全部過程,包括課前所進行的準備,課中所進行的活動,課後所做的工作。狹義地說,指的是教師根據自己對這門課程的理解,利用課堂教學使高職學生掌握英語這門課程的基本內容,但又不同於人們所說的教學方法。對教學效果的評估主要是依據期末成績所反饋的情況對自己的教學進行的總結。

對高職英語課堂教學的評估正如對其他大學課程課堂教學的評估一樣,是針對課堂教學本身進行的評估。而課堂教學的參與者是教師、學生,涉及的主要內容是教材,在現代教學設備的輔助下,利用合適的教學方法,學生不僅能夠掌握教材的內容,而且能夠有所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