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常需要付出很多的汗水和辛勞,才能取得那麼一點點的進步。但即便如此,每天能處在一點點進步之中的人,絕不會迷茫。所以說,克服迷茫的方法,無外乎就是抓住現有的生活,狠狠地向前,努力讓自己做得更好,而不是站在那裏,仰望天空,抱怨未來的遙遠。
如果你有大才華,就去追求大夢想;如果你覺得自己的能力有限,才華也不夠支撐起你的野心,那就安靜下來,紮進小的失敗和挫折中,汲取營養。如果不能成為豹子,那成為一隻漂亮高貴的梅花鹿也是好的,起碼人見人愛。
不要迷茫了,把當下的、手頭的工作做到極致,前途肯定會一片明朗。請記得:如果需要反省,一定不是在夢想上下功夫,徘徊不定,而是要在才華上臥薪嚐膽,反思它為什麼不能日漸豐滿。
_成功的路,從來不會那麼容易_
“我沒門路沒關係,怎樣才能去媒體實習?”“我實習了兩個月,但是很困惑,找不到自己能做想做的事……”“現在這裏進人很難,實習生又多,我該做到什麼樣子,才能有留下來工作的可能?”每隔一段時間,我就會收到各路實習生發來的類似的郵件或者微博私信,我想寫寫我帶過的兩個實習生的故事,希望可以給迷茫的年輕人一些力量。
1
W同學,某知名高校新聞專業碩士,我依然清楚地記得,在她參加的第一次選題會上,她報的七八個選題悉數被斃,無一漏網。但接下來的短短三四個月裏,她以優異的表現成功實現了逆襲。
W同學的文字基本功紮實,文筆流暢,可讀性強。當時我分管雜誌前麵部分的短報道,每篇數百上千字,許多選題都是資料寫作或是編譯為主。W一上手就讓我另眼相看,稿子雖短,但從不敷衍,寫得活色生香,而且手頭兒快,最誇張的一次,一天交了7篇。後來我才知道,W從本科起就在多家知名媒體實習,經驗豐富,有這樣的表現,並不令人意外。
更可貴的是,我見過好多實習生,來了就想寫大稿子,但W不是這樣,除了這些短稿子外,布置給她幫助記者們做些資料搜集的工作,她也都是認真完成,保質保量。當時雜誌的記者人手不足,於是她很快也有了寫長報道的機會。
W是個學習能力與欲望極強的姑娘。從常理上說,一個選題如何操作,和分管編輯商量即可,但她不是這樣,做任何一個選題,她都會分頭找到我們幾個大編輯,聽聽我們對這個選題的建議和看法。我至今還記得有一次,我們加班到淩晨三點多,她天一亮就要去出差,就趁我休息時把我堵在電腦前,把準備好的問題一個個拋給我,而且不得到滿意的回複,她不會善罷甘休。回想那段時間,我都要打起精神,對付這姑娘隨時隨地拋出的問題,但回頭想想,我也從中受益不少。
有一次采訪一個知名作家,采訪前,她把這個作家的所有作品都看了一遍,做了數千字的采訪提綱,采訪時和那個作家聊了十多個小時,那個作家非常高興,稿件刊發後他還特意給分管編輯發來短信,表達了欽佩和意猶未盡之感。
蘆山地震,她是前方記者,采訪一周回京後也不回家,拖著行李直接回辦公室連夜寫稿,然後又拖著我在辦公室磨了24個小時,逐字逐句地修改她的稿子。稿子確實有不少問題,我也給她提出了許多建議,但當時當地,截稿日期到了,采訪對象又遠在蘆山,再補充采訪已經很困難了,我認為可以妥協。
稿子編好,上版排妥當了,我以為W回家休息了。她突然打來電話,說對稿子還是不滿意,所以又重新打電話補充采訪,重寫了一稿,希望我能看看,重新排版。按照流程,這是不被允許的,我試圖說服她,一來我沒有這個權限,二來我看了新稿,和原稿並沒有質的差別,所以我說如果她還有不同意見,可以越過我直接和主編申請。
一般的記者到了這步也就放棄了,但W還真給主編打了電話。雖然最後主編也沒同意,但我們還是深為她這種較勁的精神欽佩了一番。我不知道別人怎麼看,但在我這裏,這表明她願意對稿子負責任到最後一刻,毫無疑問是加分的。
2
L同學,某重點大學新聞專業本科生。說起L來雜誌實習的經曆,我經常開玩笑說,她是我從網上撿來的。
雜誌改版第一期,可以說是一窮二白,改版號上市又迫在眉睫,急需人手。我就托人在網上發了小規模的招實習生啟事,一個小時後,L的簡曆就躺在我的郵箱裏了。
L的簡曆並沒有太多出色之處,本科生,年齡小,隻有一些校園媒體的相關經驗,當時我並不看好。但L在簡曆後還附了一封信,我才發現,其實我和L也算有過淵源。當我還在報社供職時,L就給我發過郵件,表達了想來實習的意願,但當時條件有限未能成行。我心裏琢磨著,既然有過一次拒絕,再來第二次好像有點殘忍,就給L去了電話。一個小時後,她就坐在辦公室裏開始幹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