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也並不一定像人們想的那樣:所謂悲傷,所謂哭泣,不過是因年少無知而矯情。我想痛苦是難以度量的,也不應該被比較。正在心懷痛苦的人,都有他們自己隱秘的故事。這個故事比別人看到的更深邃、更永久,甚至,比他們自己感受到的悲傷更豐盈,也更濃厚。
某些傷感的情緒可能隻是我們自己的錯覺,但是不管怎樣,人生總是件艱難的事情。如若在太陽下隻能保持淡定與從容,那麼,在漆黑的無人處,總可以讓自己休息一下吧。
越往後活,就越會明白人生就是一個不停麵對不堪的過程,別人的不堪,世事的不堪,自己的不堪。我們會知道人生根本沒有願意和不願意之分,隻有接受和忍受的區別;隻有在陽光下微笑和在黑夜裏哭泣的區分。
而有時候,我們能做的隻是沉默,沉默地等這一夜過去。相信這一夜的痛哭過後,還有新的早晨。就像陳奕迅唱過的那句歌詞一樣:誰都心酸過,哪個沒有。
_人生無小事_
我們常聽到以下熟悉的話語:“那不是我的工作”“我太忙了”“那和我沒什麼關係”……
斯拉在一家大公司辦公室從事打字工作。一天,同事們出去吃飯了,一個董事經過他們部門時想找一些信件。這並不是斯拉分內的工作,但她回答道:“對於此信我一無所知,但是,達斯先生,讓我來幫助您處理這件事情吧!我會盡快把它找到並放在您的辦公室。”當她將董事要找的東西很快放在他麵前的時候,他顯得格外高興。
4個星期後,她被提升到了一個更重要的部門工作,因為那位董事在她提供了幫助之後記下了她的名字。
這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但是從細微之處卻體現了一種精神,這種精神就是敬業精神。
與身邊其他人一樣,從十幾歲開始一直到大學,我在社會上做各種工作,有一年我甚至為一場選美比賽工作了整整一個夏天,任務是回收那些已經征訂卻未付款的票。此外,我還做數學家教,擔任商店的收銀員、出納,以及做夏令營童子軍教練。為了完成大學學業,我替人打掃、整理房間。
這些工作大部分收入都不高,我自己也認為它們沒有價值。但是最終我知道自己的這種想法是錯的。這些工作以一種潛移默化的方式給予我珍貴的教誨和機會,無論什麼樣的工作環境,無論層次高低,都能讓我學到許多有價值的東西。
以我在商店做收銀員的工作為例。相當長一段時間,我認為自己是一個好雇員,做了自己分內的事——收款。但是後來發生的一件事改變了我的這種看法。
有一天,我正與同事閑聊時,經理走了進來。他四處看了看,然後示意讓我跟隨著他。他一言不發走到櫃台前,動手整理起那些擺放不整齊的商品。然後,他又走到食物區,將購物車清空。看著經理的一舉一動,我倍感震驚,因為以往沒有人告訴我要這樣做。
從這件小事上,我學到了一個令我受益終生的經驗,它不僅使我成為一名更優秀的雇員,而且教會了我如何從每一項細小的工作中獲得更多的東西。
不僅要對自己分內的工作盡職盡責,而且要做到更主動、更卓越。
後來,我離開那家商店上了大學。畢業後,當我成為一名管理者時,我依然在努力發現那些需要做的事情,不斷超越他人-不僅讓自己的雇主與眾不同,也使自己能出人頭地。這種人總能做到事業成功。
在職業生涯中,我們常能聽到“主動性”這個詞。什麼是主動性呢?主動就是沒有人要求你、強迫你,你自覺而且出色地做好自己的事情。這種人總能做到事業成功。
還有一種人,當別人告訴他一次,不需要監督,他就能圓滿完成任務。
另一種人,他們需要人反複強調後才采取行動。這類人既得不到榮譽也得不到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