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為夢想勇敢:成長都是一個時辰一個時辰熬出來的(5)(2 / 3)

再有一種人,隻有當他們窮困潦倒時才會去做事。這種人永遠處於貧困的邊緣,他們一生中大部分時間都在盼望幸運之神降臨到自己身上。

然而,還有一種人比上述幾種人更惡劣,即使有人走到他們麵前,告訴他們如何做,並且停下來督促他們,他們也仍然無法將事情做好。這種人總是不停地失業,到處遭遇蔑視的眼光。

你屬於哪一種呢?

_害羞,讓我們來克服它_

我母親在我生長的小鎮裏有個店鋪,她離了婚,我們便生活在鎮上其他人的關注當中,至少我這麼感覺。那些歲月裏,我總會躲進母親小店的小儲藏間,焦急地等著某個客人離開。我那時很害羞。

在十幾歲或剛成年的人當中,害羞是一個很普遍也很美麗的現象。它被描述為一種自我意識,是一種恐懼或拘謹的狀態。教育在這其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如果一個孩子因說得太多或太吵而被經常責罵,那麼當他成為眾人注視的焦點時,他就需要更多的勇氣去保持自然。尊敬上級和長輩固然沒錯,但一些社會環境讓年輕人變得過於謹慎和含蓄。誰又願意被指責和嘲笑呢?

在某種程度上,害羞是性格使然。科學家說,害羞既來自個人經曆,也來自遺傳。因此,感到害羞是正常的。它伴隨著青春期而來,這時我們在生理和心理上都發生著變化,需要時間去熟悉那個“新的自己”。

我以前一直羨慕那些似乎從不害羞的人。我常常不敢表達自己的意見,為了學校裏或工作中的一個小演講而費好多勁兒,常常還沒開口就沒來由地臉紅,這讓我更加不舒服。

不過換個角度看,害羞也可以讓人變得有魅力。對很多人來說,謙虛比吹牛更可取,有些人甚至假裝害羞來使自己顯得低調內斂。

但是,如果害羞已變成一種無法跨越的障礙或成為一種對失敗的恐懼時,你就必須設法克服它了。

其一,適應環境。陌生的環境可能令你不適,而熟悉的環境更能讓你感到自信。因此,不妨在腦海中想象各種不同的場景,比如,自己正在一群人麵前演講,或正試圖接近你想認識的人。你可以創造出各種不同的腳本,甚至是你能想到的最壞狀況。我記得少女時代的我曾和“閨密”交換角色來演一些場景,其中包括“怎麼和男孩子說話”。

其二,主動出擊。很多害羞的年輕人都覺得自己在被別人觀察或品頭論足著。當你走進一間教室或一場舞會,似乎所有的眼睛都在注視著你。真是這樣嗎?你為什麼不試著去注視別人?為什麼不走過去和那些正缺少聊伴兒的人交談?為什麼不對其他人微笑?也許你會說,我不漂亮、不夠聰明、不幽默、不夠機敏。但想想那些你喜歡的人,他們個個都超級聰明、漂亮、性格出眾嗎?並非如此。

其三,儲備知識。經常感到害羞可能是由於某一方麵的知識欠缺。但這不是問題,隻要你認真彌補這方麵的知識,就會自信起來。而且,正如我多次提到的,“語言”實在是一種重要的工具。也許你和老師對話時,會感覺自己在語言上力不從心,但可以借著和父母或朋友說話的機會,鍛煉自己對他人表達意見、陳述想法的能力。而且,不經意間流露出的一點害羞,興許也可以讓你顯得更彬彬有禮。

其四,如果你要在同學或同事麵前做一個演講,而你確實倍感緊張,那麼你這麼說總會有效:“在你們大家麵前演講,我很緊張,但是我會盡全力做到最好。”我可以告訴你,大多數演說家和演員,在麵對觀眾時其實都緊張。

今天,我和母親想起我小時候的事,還感到好笑。她有一次對我發火,因為我為了避開某人而躲進她的小儲藏間。那時,無論是她,還是我,都沒有想到,有一天我會和我的丈夫重返故裏,在我們鎮上的劇院裏,麵對七百多人的注視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