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為自己努力:不要讓未來的你,討厭現在的自己(1)(2 / 3)

蘇晴笑著說:“曆史可是公認的冷門專業啊,畢業時找工作那叫一個難,我投了好多份簡曆,但通知我麵試的公司卻少之又少,就算接到麵試電話,也最多是走個過場,找到工作的機會相當渺茫。那時候我就不斷地想辦法想把自己推銷出去。後來我發現本專業的畢業生最愛往學校、史學編輯部等地方投簡曆,但那麼多份簡曆投過去,對方未必能仔細看,所以我就避開那些地方,開始留意其他行業。剛好這時候我發現咱們公司招實習生,就跑來應聘了。”

“當時公司錄取你了沒有?”我好奇地問。

“開始公司不肯要我,說隻要廣告或者新聞專業的在校生……”蘇晴笑著說,“我就軟磨硬泡,說自己可以先試用半個月,暫時不拿工資,如果公司覺得我不行,隨時可以開除我。老總看我這麼執著,就同意了。”

蘇晴還告訴我,試用的那半個月裏她拚命表現,努力想辦法讓公司留下自己;被轉成為實習生之後,她又不停想辦法轉正,轉正後又拚命想辦法升職,交出好作品。

“我就一直想辦法啊想辦法,其實隻要你肯動腦子,就會發現什麼專業啊、現實啊,都不能成為你的阻礙,你最終會美夢成真的。”蘇晴說。

蘇晴的話令我深受鼓舞,而幾天之後我又在陳雯那裏聽到了一通截然不同的理論。那日路過她的座位時,我剛好聽見她和另一位女同事在聊天。陳雯抱怨道,自己當初讀大學時偏偏報了個最冷門兒的專業,導致找工作特別難,而且自己是女生,現在的工作單位都青睞男生,女生求職最吃虧。還有就是現在這個社會處處需要關係,跟她同宿舍的女生就是靠家人幫忙進了一家事業單位,像她這種沒背景沒關係的女生,根本就無法在社會上立足……

旁邊的同事輕聲質疑道:“我聽說蘇總監也是學曆史的,人家怎麼……”話還沒講完,就被陳雯打斷了:“沒辦法,有些人運氣就是好,跟人家拚運氣哪裏能拚得過?當初要不是我爸媽逼著我讀死書,我現在也不至於混成這樣……”

聽了陳雯的話,我完全明白了為什麼兩個人在畢業數年之後會產生這樣的差距。她們一個在努力想辦法,琢磨著如何讓自己變好,另一個則在拚命找借口,為自己的無所作為開脫,並不斷強化消極的自我認知。這樣一來,高下立見,戰鬥力自然不可同日而語。

_是生活無趣,還是你無趣_

好多人跟我抱怨自己不開心,生活無趣,死氣沉沉。

我不解,既然無趣,何不找些事情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有趣起來?然後他們就開始找各種理由。

比如說到運動,他們會說天氣太冷不適合運動。說到旅行,從來都是沒有假期。說學習新東西,沒時間,沒興趣。說聚會,沒有什麼朋友。再說一些別的,他們歎一口氣,說你不懂。

還有人說,當然了,你總能去那麼多地方旅行,你當然開心。我呢,困死在一個地方,每天重複著無聊的生活,日複一日,感情也日漸平淡。哪像你,好吃好喝,每天蹦蹦跳跳,你生活條件比我好,當然日子過得美。

我笑了笑,開始認真回憶我人生中開心的時刻,是否真的都跟金錢有很大關係?

先想起的是小時候我爸帶我放風箏。我爸用竹條或者木棍之類的東西做一個風箏骨架,然後把報紙糊在上麵,就成了一個樣子有點奇怪的紙風箏。最後穿上釣魚線就大功告成了,在我記憶中大概就是這樣的,然後我就歡呼著出門,跟在他後麵跑。有時候風太大,吹一嘴一臉黃沙,回家像隻小花貓,還是好高興。

長大以後,你有沒有再去放過風箏?現在每當看到別人放風箏,想起小時候的經曆,一樣還是覺得很有趣。

一個夏天的午後,我們家屬院的幾個小朋友聚在一起,研究要去遠方“探險”。有人戴了涼帽,有人拿了水壺,還有人穿上了旅遊鞋。總之我們幾個人,意氣風發地出發了。那天下午我們走了好遠好遠,走了好久好久,那是我們第一次脫離大人獨自出門,看什麼都新奇有趣。後來看到一個火車道,我們就沿著鐵軌一直走,越走越偏僻,一直走到前後左右一個人都沒有,我們才覺得害怕了,開始往回走。

那次“探險”的結局就是我們在晚飯的時候安然無恙地原路返回了家中。可是心裏的那種小小的滿足感,那種“遠行”的感覺,仿佛第一次體會到了什麼是“外麵的世界”。

現在的你,還有沒有這樣的衝動,哪怕隻是選擇一個周末,去周邊的山山水水看一看走一走?

幾個發小沒出國之前,我們最喜歡湊在一起玩414(一種撲克牌的玩法),有一個暑假我們幾乎每天做的事情就是湊在一起玩414,中間還各種嘴賤地挑釁對方隊員的心理底線。冬天的晚上,我們幾個人走在馬路上,前麵的人走著走著,後麵的人會突然間跳上對方的背。我還喜歡跟男生打賭,喜歡和朋友一起去郊遊、拍照片。這些看似毫無意義的殺時間的小把戲,卻都是我快樂的來源。

這樣的事情還有好多好多。可是轉念一想,我人生中最不快樂的時光,又是什麼時候?是否跟金錢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