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為希望前進:開始了就別停下,追逐夢想的路上永無遺憾(2)(3 / 3)

大學4年,蘇小薇像一頭從睡夢中醒來的獅子。她活躍在學校的各大社團,是各項大型活動的組織者,甚至帶領一幫文學愛好者把一本校園刊物辦得有模有樣。

空閑的時候,她就躲進圖書館,給各大雜誌寫稿子,4年堅持下來已是小有名氣。畢業那年,她去了北京,帶著各種獲獎作品加上麵試時的出色表現,擠進了當地有名的報社。

蘇小薇做夢也沒有想到,會在同一棟大樓裏遇見楊麗麗。更戲劇化的是,學新聞傳播專業的她與學商務英語的楊麗麗供職的是同一家單位的不同部門。

人生似乎在那一刻殊途同歸,如果說有什麼不同,楊麗麗的每一步都走得穩妥而有力,而蘇小薇的人生開竅得有點晚。不過好在,一切都還來得及。她在人生的拐點上,贏得很漂亮。

讀書的時候,特別喜歡數學老師說的一道題目可以有多種解法。方法千千萬萬種,最終不過是殊途同歸。

其實人生也是一樣,即便我們輸了起點,至少我們還有拐點。所以,不如就從此刻開始,埋下頭來一小步一小步地往前走,說不定哪天拐個彎,看到的就是那個你期待了很久的地方。

_每一步轉彎,原來都暗藏方向_

2013年初,大二,路上碰到剛來馬裏蘭大學讀書的研究生學姐,極酷,遂認識,保持長期聯係。學姐通過認識的人在學校找了一份校內工,做了一學期,因為學習太忙賺得又少就不做了。我缺錢,就跟學姐要了地址,直接闖進辦公室問招不招人。她要辭工,所以當然招,於是開始工作。

校內工作是在學校工程樓的複印中心,主要任務就是打印試卷和海報,然後裁剪遞送。最低工資,純體力活,毫無技術含量,無法寫進簡曆。唯一好處就是因為這工作太累,沒有美國人願意做,因此全辦公室都是國際生。我膽兒大敢說,所以所有的電話都是我打,所有的郵件都是我回,所有的客戶都是我接。

總之半年後,我成了全辦公室英語最好的人,且充滿了與地球人類交往的盲目自信。

學期快結束時分到了切海報的任務,即把統一尺寸打印並粘在泡沫板上的海報切成顧客需要的大小,一天要切近百份。偶然切到一張學校政治係某新項目的宣傳海報,因為工作太無聊,所以瀏覽了一下。該項目包括找工作的谘詢、訓練、實習資源,以及必修一門高階政治課。海報上大家去實習的地點都很高大上,被誘惑,所以記住項目名稱回家查了資料,順手就申請了。然後就被錄取了。

後來去上課時才知道,這個項目是為了培養精英級別的專業人士,競爭非常激烈。我之所以能申請到,原因有二:一、狗屎運;二、我是另類,收了我會增加整個項目的豐富程度。眾多申請者中,隻有我一個是新聞係的,而且非美國人。如果不是因為切那張海報,我也根本沒有渠道得知這個項目的存在。

後來大家輪流批改同學的作業,我才發現我大概是全班平均成績最低的。

上課時係主任經常旁聽,每次最弱智的問題一定是我提的,她因此記住我。3個月後,我給她發郵件說,找實習工作的簡曆都石沉大海,她親自給我申請的機構打電話。

最後大家申請到的都是牛氣的各種政府或企業,我一沒有美國身份,二又是個學渣,還是靠係主任的關係才找到一個基金會的實習,一周工作15個小時,一分錢沒有,地鐵票都要自己掏。

上班一個月後,老板去中國出差,驚覺中國的未來潛力,想起我會說中文,突然意識到我這個整天坐在電腦前的人還是有用的。於是開始指使我幫忙翻譯材料,聯係國內機構,處理媒體關係。之後的事就順理成章了。

今天他說要給我實習機會,畢業了直接過來就好。如果不想留在華盛頓想去紐約,他與某還算牛氣機構的負責人熟識,保證我可以在該機構有一個職位。

他說這話的時候,我用盡全身力氣保持了鎮靜,隻有放在口袋裏的手抖了一下。

在我腰酸背痛地第N次用巨型剪刀劃過一張張海報時,在我把申請材料隨手扔在招生辦公室時,在我焦頭爛額地寫跟我的專業毫無關係的15頁國際關係論文時,我從來沒有想過能有今天。那些看起來隨意的雜亂事件,在時間裏神奇地連接起來,隻有在結果出現時才顯出意義。現在回頭看,每一步轉彎,原來都暗藏方向。

這份工作未必理想,但我至少可以在美國留下來了,然後可以慢慢往上走,甚至有一點點享受的資本了。命運對我已足夠優渥。

不要小看任何的機會,它們都是人生曲線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那個點。開始弱一點無所謂,總有機會努力提升。年輕時沒有那麼多羽毛可珍惜,重要的是經驗值,攢夠了就可以去下一張地圖了。

_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機會前傳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