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為希望前進:開始了就別停下,追逐夢想的路上永無遺憾(3)(1 / 3)

誰也沒想到,畢業於北京二外、英語過了八級的表妹會選擇做空姐。去年的這個時候,她跑來問我,你說,去工行做櫃員和到世界各地飛來飛去,我該選哪個?

這倆選項確實有點兒遠。我隻能說,看你想要什麼樣的生活。沒錯,工行意味著穩定,隨著資曆的增長,你會有更大的升職空間。空姐不一樣,在職業的前半程,你可以拿著比同齡人高的薪水吃喝玩樂,可是到了職業的後半程還得重新想出路。可是,這姑娘鐵了心要去看世界。

幾個月後,她如願以償,法蘭克福、墨爾本、東京、首爾、斯德哥爾摩……她說,語言的優勢很快讓她在小組裏脫穎而出,迅速拿到飛國際航線的機會。

看著她在德國的小火車上感歎老齡化問題,在墨爾本的黃金海岸踩沙子,我想起這姑娘一年來的委屈與成長。

第一次來吐槽,是顧客把麵包砸到她的身上。航空公司的麵包是硬了點兒,她一直在解釋,可最終還是成了顧客的出氣筒。我問,那你當時是怎麼做的?她說,我撿起麵包進了工作間,進去之後,眼淚就嘩嘩地下來了。我感歎,這姑娘好有職業精神。

第二次一起吃飯,她說,大家對她的評價是“不像90後”。她樂,關鍵是大家都太把自己當公主了。有一次飛行途中,飛機上的衛生間出了問題。空姐們都捂著鼻子攤著手,這可怎麼辦呀?其實誰都知道該怎麼辦,但就是沒人肯出頭。表妹看著洗手間門口的人越來越多,撥開眾人走了進去。問題自然是解決了,她的雅號也來了-女爺們兒。

同齡人可以說出很多她被器重的理由,她自己也可以說出個人專業上的優勢,我想說的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機會前傳,你最後拿到的那個機會,並不是空投下來砸到你身上的,也不會僅僅因為學曆與資曆就落在你的身上,關鍵是,如果你在非考試狀態下拿到好成績,那麼在機會到來的時候,你就可以直接免試入場了。

總是被拿出來念叨的前傳還有不少。

某某某對自己真夠狠的,剛到單位,就跟著小組做項目,本來是個無名小卒,項目結束已經成了頭號種子。你說一小姑娘,啥雜事都幹,晚上直接睡沙發上,這樣的拚勁兒,哪一個公司不搶著要?

還有那誰誰誰,實習的時候把一破事兒幹得特精彩。本來可以隨便應付,他生生做得讓所有人記住了。事情的結果很簡單-這個本來不是他的機會,關鍵時刻給他加了分。

聰明人會說,我的精力是有限的,得有的放矢,做些對實現目標有意義的事。可是,你真的認為那些在職場中摸爬滾打的,他們在做每一件事的時候,都知道自己能收獲什麼嗎?

要我說,他們種下的隻是一種“可能性”。在每一件事上,他們都用高水準要求自己,當高水準成為一種慣性,那些對付的、剛及格的,或者沒有拿到高分的,在自己這兒首先就過不去。他們可能都沒有意識到,是在什麼時候種下了這些“可能性”,隻是,種得多了,收獲的概率也就大了。

很多人會覺得,那僅僅是一種可能性,我為什麼要付出那麼大的精力呢?或者說,我隻做能看得到結果的事。於是,離結果最近的那些事,跟前堵了一撥人,虎視眈眈。在可能出彩的每一刻,他們卻寧願讓自己閑著。這大概就是很多人的機會前傳沒有寫好的原因吧。

最後說說我的同學,她在大學裏做的那些事,神經兮兮的我們最初都不太理解。

比如,周五晚上,女生們忙著吃飯逛街談戀愛,她卻忙著泡英語角。學校裏承辦一些國際講座,我們都是後排觀眾,她永遠坐在第一排。終於有一天,我們發現了自己和她的不同-她坐到了台上,我們還在台下。

以後的每一場國際講座,非外語專業的她都是當仁不讓的翻譯。值得一提的是,在做翻譯的過程中,她認識了很多國外高校的教授,對方對她青睞有加。於是剛一畢業,她就出國了。

這個前傳寫得過於精彩且不露痕跡,以至於多年後我們還在討論,她是太積極太向上呢,還是內心一直有把尺子。不過無論如何,這都是一本能拿高分的機會前傳。

_我們身邊都會有這樣一個“異類”_

為什麼要讀書,現在我終於明白。

不是學知識、為前途、找工作,而是為了當我大到足夠麻木、足夠無聊的年紀,有一幫狗血的同學,讓我驚覺生命的流逝,驚覺命運的狗血-讓我不至於自以為是地感傷生活的無趣。

除了誰去山西挖煤誰當上局長處長誰離婚又再婚到誰家的房子拆遷得了300萬-這是“人人”同學錄裏的固定節目,而我們更關注的,其實是一些異類。總以為他們會被洪流擱置河床,可是沒想到,他們的突圍往往來得炫目,帶著格外的美。

我的這個同學,叫小左,表麵看上去不學無術,對於學習從來都不在狀態。10分鍾交卷被數學老師要求“反省自己不端正的考試態度並公開檢討”,小左說:“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不知裝知之,那就是浪費時間和生命,就是最不尊重學業的態度。”當場全班嘩然,而數學老師鐵青著臉摔門而去。那次的事自然讓小左從此在數學科目上吃盡苦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