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蘋果沒有開除我,所有這一切都不會發生。這是一劑味道糟糕的苦藥,但是我想這正是病人所需。有時候,生活會用板磚砸你的頭,但一定不要失去信仰。我知道,唯一支撐我前進的東西就是:我愛我所做的事。你必須找到你所愛的東西。這句話不僅適用於你的工作也同樣適用於你的戀愛。你的工作將構成你生活的大部分,而唯一能讓你真正從工作中得到滿足的辦法就是愛你所做的事。假如你還沒有找到它,繼續找吧,不要停下腳步。同所有與心靈相關的東西一樣,當你找到它時,你會知道的。而且就像那些美好的愛情一樣,它會隨著歲月的增長而愈加醇美。所以,繼續找吧,不要停下腳步,直到你把它找到。
第三個故事,關於死亡
17歲那年,我讀到過一句話:“假如你把每一天都當成你在人世的最後一天來過,總有一天你會發現自己是對的。”這話給我留下了印象。自那時起,三十多年來的每個早晨,我都對著鏡子自問:“假如今天是我這輩子的最後一天,我還會做我今天要做的這些事嗎?”每當連續很多天答案都是“不會”的時候,我就知道有什麼東西需要改變了。
記住自己將不久於人世,這是我在做出人生重大選擇時的一個最重要的參考工具。因為幾乎所有的一切-一切外界對你的期待、一切榮耀、一切對丟臉和失敗的恐懼-它們在麵對死亡的時候都黯然失色,剩下的隻有真正重要的東西。在我看來,記住你終將死去是幫助你避開“我可能會失去……”思維陷阱的最佳方法。你已經是赤裸裸的了,沒有理由不追隨自己的心靈去生活。
一年前,我被診斷出癌症。醫生診斷,我大概活不到3到6個月了。好在後來醫生重新診斷,發現那是非常少見的一種胰髒癌,可以用手術治好。所以我接受了手術,康複了。
這是我距離死亡最近的一次。經曆了這件事,死亡對我而言已經不再隻是一個有用而僅限純粹想象的概念,因此我可以更加確信地跟你們談起我對死亡的看法:
沒有人想要死。但是死亡是我們共同的終點。從未有人逃離過死亡。這是合理的,因為死亡乃是生命最好的發明。它是生命的代謝催化劑,去除老朽,迎接新鮮。現在新鮮的是你們,但是用不了太久,某天你們會發現自己已經漸漸變得老朽,將被取代。這是真理。
我們的時間是有限的,所以請不要浪費時間去過你不想要的生活。不要被教條所迷惑-它誘使你按照他人的思維定式生活。不要讓別人發出的聲音遮蓋住你自己的心聲。最重要的是,要有勇氣追隨你的心靈和直覺。它們會知道你真正想要做一個什麼樣的人。
在我年輕時,很迷戀一本神奇的詩意的雜誌,盡管它幾期後停刊了。當時是20世紀70年代中期,我正是你們現在這個年齡的時候。在停刊號的封底,有張早晨鄉間小路的照片,那種你去爬山時會經過的鄉間小路。在照片下有行小字:求知若饑,虛心若愚。我總是以此自許。當你們畢業,展開新生活,我也以此期許你們。
求知若饑,虛心若愚。
非常感謝大家。
_不放棄夢想,是青春唯一的出路_
阿信:當我和世界不一樣
我小學參加過合唱團的甄選比賽,但是我隻唱了兩個音就被合唱團的老師刷下來了。而我今天依然會被大家看到,真的是因為我有幾個特別好的朋友。我在很小的時候就領悟到了-如果你要做一件讓大家豎起大拇指說“讚”的事情,你隻有大拇指是辦不到的,你還要有其他4根手指,合起來之後才能夠做出一件讓大家豎起大拇指說“讚”的事情。就像我和我這幾位朋友認識相處的經過。
我高中時認識的第一個樂團裏麵的成員叫怪獸,他在考上高中的那個暑假就先去偷練了吉他,等練到很強的時候逢人就彈,所以剛認識他的時候就看著特不順眼。後來隨著對他越來越了解,發現他對音樂是真的熱愛。那時大家想組一個團,但是隻有一個吉他手一個主唱是不夠的,於是我們找了一個貝斯手,叫瑪莎,是我們的學弟。當時我還不是主唱,是第二吉他手。後來我們的主唱跟樂團裏的鍵盤手女孩日久生情,走了,於是我就當了主唱。
我還記得我想買第一把吉他的時候跟我媽說“可不可以借我錢買一把吉他,我打工把錢還給你”,我媽立馬就說不行。我又說“如果你不讓我學吉他當吉他手的話,我就得當主唱唱歌了!”我媽從我小時候就聽過我唱歌的破嗓子,二話不說轉頭就去抽屜裏拿錢給我了。
當然,一開始唱得非常不怎麼樣,為了讓更多人看到我們的表演,我們辦了野台開唱這個活動,其中一個規定是,如果你要上台演唱的話至少要有一首自己的創作曲,所以我們又找到了另一位吉他手,叫石頭。我們在半夜打電話給他,半個小時後他就出現在了怪獸家,於是我和石頭、怪獸、瑪莎就一起開始了這段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