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夫妻兩個人擁抱時,不知是否會激起某種魔力,不隻擁抱的人哭了,連鼓掌的人也不禁拭去眼角裏感動的淚水。那個時間與空間,比一部感人肺腑的電影更好看,你會想到自己上次被人擁抱是什麼時候?中國人真的太少給人擁抱了。如果一個人的兩隻手臂伸直,像是英文字母“T”一樣,則兩個手臂加手掌及肩膀的距離就是一個人的身高。手掌是我們追求與放棄的工具,那麼手臂為什麼就是這個長度,不是更長或更短呢?可見,手臂是用來擁抱的,它的長度剛好夠我們環抱一個人。所以如果我們不試著擁抱別人,或讓別人擁抱,就等於辜負了上帝的用心。
曾經有人研究過人類的親密行為,結果發現有83%的人在成長過程中,平均一天得不到一個擁抱,但是有99%的人希望得到更多的擁抱。如果我們希望在辛苦工作之餘能得到身心平衡的話,一天至少要4個擁抱,但如果要促進自我成長,要滿懷愛的力量,那一天至少需要20個擁抱才夠,它雖然是個肢體的動作,但卻有著安撫、慰藉、諒解的意義。
如果你本身就具備愛的能量,你會很自然地給予別人關心,讓對方知道他在你心中的重要性,即使對方是個不容易親近的人,你也能一點一點地卸下他的心防。如果被對方拒絕,你也很容易調適自己的心情。每次在培訓課程中,這類型的人雖是少數,但他很容易與大家建立友誼。
可是大多數的人會將身體上的接觸視為一種禁忌。在歐美國家的機場,我們常會看到男女間熱情的擁抱、接吻,這種習慣在東方幾乎看不到。擁抱最多的應該是在一些心靈的培訓課程上,可是學得再多,如果沒有用在生活中,等於浪費時間又浪費錢。如果你真的覺得擁抱有助於彼此的溝通、有助於凝聚情感,就必須跨出這一步,別忘記我之前所說的,手臂是用來擁抱的。
給你的同事一個擁抱,代表肯定與支持,千言萬語,萬般感謝,一切盡在不言中。給你的家人一個擁抱,讓彼此滿懷關心,讓生命不再遺憾。如果你仍覺得做不到,那麼你就要求別人(同事或家人)給你一個擁抱吧!
記得一天要得到平衡,至少要有4個擁抱,這是今天業績的一部分。
_你永遠想象不到你的未來_
我現在遇見朋友帶著“有神通”的算命大師,就很想驅趕他們。誰想知道未來會怎麼樣?萬一他告訴我命運多舛,以後幾十年還怎麼過啊?要是說命好,那是不是意味著現在就什麼都別幹躺床上等著掉餡餅就行了?再說,我基本上也不相信,誰有那本事可以一眼望見別人的未來,望見他們人生的盡頭。
但,人們往往以為自己是可以看到很遠很遠以後的生活的。從他們還在學堂之日就已經開始規劃人生了:我要讀名校,然後做自己喜歡的工作,努力賺錢買大房子,然後爭取在30歲的時候創業成功。人生隻有一次,平淡怎對得住自己,我要豐富多彩,這樣才算無怨……
“我才不要過這種一眼望得到盡頭的生活”“這種工作做到60歲估計也還是這個鬼樣子”“再待下去我就會和敝公司同仁一樣白癡下去的吧”……這種話你一定說過,就算你沒說過,肯定也聽到其他人講過。嗯,我要承認我當年也說過。
事隔多年,我覺得當時才是真白癡,以一個初出茅廬的應屆畢業生的眼光,看得到人間滄桑那簡直是癡人說夢,更別提自己未來的命運,你怎知哪片雲彩才會下雨呢?又怎知風吹雲散、海闊天空?
是的,很多工作確實無聊,隻要你不求上進可以混一輩子。當年我就是這麼想的:對牢幾本賬簿,在一家看起來永遠不會倒閉的國家事業單位,和一群“無趣而友好”的女同事們坐在一起,假如可以,60歲光榮退休那天也就是換了容顏。每每想到這裏,便驚出一身冷汗。後來我頂著家人的壓力和朋友們不解的眼神辭了職,走上了一條完全不同的道路。時隔多年,更多的辛苦和幸運之後,也可以坐在那裏雲淡風輕地翻看雜誌和報紙,看看那些成功人士講述自己的心路曆程的時候,發出一聲輕笑-多麼熟悉的措辭啊:“我不想過那種一眼就望得到盡頭的人生。”
誰都不知道10年20年後是什麼樣的,在這個正開足馬力高速發展的時代。成功人士說出這句話,代表著他們成功之後的重新梳理。而上班才3個月的實習生,一臉無辜地把辭呈放到你麵前說出這句話,你就不知道心中作何感想了。一方麵覺得他們覺醒太早,一方麵覺得他們未免也太不能正確認識自己了。
低級職位總是這樣,讓人看不到上升的空間。而如果連這樣的職位都做不好,你想要的豐富多彩的生活恐怕來得更加困難。我當年離開的那家事業單位,如今再回頭看,也已經滄海桑田,有已經做到管理高層的領導,有遠赴重洋海外的學者,有創業成功的IT精英和公關達人……沒有什麼是一成不變的,隻要你夠上進,即使是玻璃天花板也可以打破。以今天的閱曆回頭再想想,如果那時候不離開,現在過得沒準兒也很豐富多彩;但如果那時候不離開,也不會有今日今時我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