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現代河湖海灣沉積型高嶺土礦床(1 / 3)

第一節概述

現代河湖海灣沉積型高嶺土主要分布在廉江車板和吳川塘尾一帶,含礦層為第四係下更新統湛江組,主要由淺黃、灰白、紫紅等雜色砂礫層亞砂土、粘土及層狀粘土互層組成,與下伏上新統望樓港組呈平行不整合接觸。

在廉江地區其上見玄武岩覆蓋,湛江組原為“廉江群”,時代屬第三紀更新世,由一套海相碎屑岩組成,此後《中南地區區域地層表》將其改為上新統一下更新統,近幾年,又將其中海相沉積分別劃為佛羅組及望樓港組,根據廣東區測隊資料,目前所稱之湛江組隻代表雷瓊區更新世的一套陸相河湖碎屑岩建造,其中所產植物皆為第四紀現代熱帶-亞熱帶種子植物。

高嶺土礦一般為兩層,上粗下細,上礦層屬砂性高嶺土,岩性為粘土質含礫砂岩,顏色灰白至白,質地鬆散,常見有下礦層(灰白色粘土)的團鑠。礦層厚1~10m左右,出露不連續,厚度不穩定,高嶺土含砂量較大,精礦得率低,和茂名高嶺土頗相似。粘土礦物主要為高嶺石,少量伊利石,高嶺石片狀,結晶好,粒度細,精土白度高,粘度小,磨耗低,粒度分布理想,達到刮刀塗布土的工業要求,塗布紙物理性能良好屬優質塗料級高嶺土。

下礦層直接和上礦層接觸,界線清楚,礦層厚度大,分布穩定,岩性為砂質粘土,灰白色,塊狀,質地不硬,遇水容易分解,粒度較細,含砂量少,精礦得率高,粘土礦物主要為高嶺石,少量伊利石,礦物組分與上礦層相似,高嶺石片狀,但結晶不好,精土白度較低,粘度較高,主要工藝性能未能達到造紙塗料要求。

下礦層AI2O3含量一般30%左右,經高溫試驗,燒結溫度較高,耐火度達1780℃,含熔劑量少,不屬易熔粘土而接近耐火粘土,由於Ti02和Fe203含量偏高,難以達到日用細瓷和電瓷產品的高嶺土原料標準;加之可塑和結合性能均屬中等水平,一般不宜單獨用來做製瓷產品;但可以用其粒度細,易分散,懸浮性好等特性,用作石油催化、裂化或塑料、橡膠的填料和添加劑。

該類礦床不僅區內分布廣,本省其他地方以及鄰近廣西省合浦等地均有廣泛分布,其應用方麵值得重視,

第二節廉江龍頭砂高嶺土礦床

一、區域地質簡況

廉江縣位於廉江-信宜斷裂帶的西南端,中部為NE向的廉江複向斜,地層從老至新主要有震旦係、寒武係、誌留係、泥盆係及第四係,燕山二期至四期花崗岩在區內分布廣泛,塘逢岩體幾乎占據整個複向斜的西翼。沿著花崗岩體的邊緣有較大麵積的混合岩出露,其中常常有偉晶岩穿插,局部見有火山岩分布I區內斷裂構造以向為主,主要有龐西洞斷裂、古城沙鏟斷裂和南圩斷裂。

二、礦區及礦床地質特征

龍頭砂沉積型高嶺土礦位於廉江南部安鋪港以北地區,產於第四係下更新統湛江組,受層位嚴格控製,湛江組與上覆湖光岩組為噴發不整合接觸,與下部桂頭組為角度不整合接觸,含礦層岩性主要為粘土質含礫砂層和砂質粘土,前者多為含礫砂質高嶺土,後者則為細砂、粉砂或泥質高嶺土。

礦石為砂土狀構造,礫性泥質、砂性泥質和泥質結構。細分六種類型礦石:含礫中粗粒砂質高嶺土、粗中粒砂質高嶺土、中細粒砂質高嶺土、細粒砂質高嶺土、粉砂質高嶺土以及泥質高嶺土等,其中以含礫中粗粒砂質高嶺土、粗中粒砂質離嶺土,粉砂質高嶺土和泥質高嶺土為主。

三、礦石的物質成分

(一)化學成分

(二)礦物組成

粘土質砂層的礦物組成比較簡單,原礦中約80%以上為石英砂,其餘為高嶺石、伊利石、白雲母及長石等,高嶺石的含量為5%左右,微量副礦物有鋯石、錫石、金紅石、銳鈦礦、白鈦石、黃鐵礦、獨居石、磷釔礦、鈦鐵礦、赤鐵礦、褐鐵礦、十字石以及電氣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