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後記(1 / 1)

在從事初中教育的二十多年裏,我深刻地感受到引導青少年擁有健康、快樂的成長體驗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在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我們常常怪學生學習不用心或不努力,當學生犯錯誤時我們對他們的批評多、幫助少。很多時候作為施教者的我們忘記了自己麵對的是一個個等待我們成人幫助和引導的未成年人。

在調查中發現,約有80%的學生無法體驗到學習的快樂,約70%的家長不能耐心或不會教育自己的孩子。在課題研究的過程中還發現:青少年在初中階段的不良習慣與學校、家庭、個人都有著密切的關聯。我一直在尋找一種能有效幫助這些孩子的辦法,這也是我寫這本書的最初想法。通過這本書,目的是通過自己的觀察和思索使學生和家長了解青少年的成長規律,針對青少年不同時期的成長特點進行不同方向、不同目標的教育,使家庭教育更加具有科學性和藝術性,使每個青少年都能獲得健康快樂成長的體驗,都能順利地接受學校教育。

這本書能順利地完成並出版,要特別地感謝我的校友、現任新聞出版局副局長的汪曉軍。我是一個數學專業的理科生,對寫作有恐懼感,是汪曉軍幫助我樹立了寫作的信心。在我最初的寫作中,經常是文不成體,話不成語,羞澀的我不敢將自己的作品拿給別人看。是汪曉軍不厭其煩地耐心指導我,使我體會到他常說的“從小處著手,做細心研究”的道理,漸漸地養成了一邊思考一邊做心得筆記的好習慣,從而漸漸形成了一個較為清晰的思路。我還要感謝我的責任編輯侯君莉,是她的努力使這本書成為現在大家看到的這種形態。

我更要感謝蘭州十一中這片沃土,感謝蘭州十一中的各級領導。感謝蔡涵勤校長為一個普通教師所營造的濃濃和諧的教科研氛圍,使我擁有了源源不斷的創作靈感。沒有同仁的精神鼓勵和支持,沒有一個和諧的教學工作氛圍,就不會有我潛心做學問的機會,更不會有這本書的問世。

感謝甘肅省教育廳廳長白繼忠、蘭州市副市長周麗寧、蘭州市教育局局長王有偉,是他們使我的思考更加符合青少年“獲得快樂、健康的成長體驗”的新理念,為我勇敢地邁出人生夢想的第一步樹立了自信心。

感謝蘭州市教育科學研究所的所長鄭作慧,副所長羅鍾偉,研究主任朱文科,《蘭州教育》的編輯溫蘭君對我的巨大幫助和支持,在他們的親自指導下,我不僅建立了科學的教育教學理念,而且在認真做好每個課題研究的過程中,將自己的教育教學經驗與解決學生問題的研究課題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使我對未成年人成長問題的研究認識更加清晰,沒有他們的幫助就沒有本書立論的科學性。

我還要感謝每一位家長和我的每一位學生,他們的善良和樂觀的生活態度給了我無窮的工作熱情,使我更加熱愛自己的工作,更加熱愛自己的職業。

這本書的出版是每一位教師心願的彙集。書中還有許多不成熟、片麵的認識,懇請各位讀者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以使我的認識更加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