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視覺理論的建立
1.重慶視覺之方法論
建築不僅是軀體的駐留地,也是“身體視覺學”的最佳放逸場所,更是“身體政”身體社會學“身體文化學”“治學”的完美實踐。事實上,這些項目在後來運營的結果,也在某些程度上印證了我的某些判斷。
“美術學”、“設計學”“建築學”三大學科之間,由來形成的格局是相互割裂的。但是,現代建築,已經不僅僅是能夠承載居住功能的物品,而是充斥我們視覺感官的“城市藝術品”。因此,當“視覺文化學研究”這一學科出現的時候,人們發現,打破學科之間壁壘的新的研究途徑出現了。
視覺文化學研究,是在當代人文學科發展背景之中,提示出來的一個新的概念。同時,它既不是一個簡單的視網膜映象的原理研究,也不是簡單的社會學概念的聯係,而是在以“視覺”為對象所激發的智慧係統,並由此進入到一個元理論的層麵之上。
“視覺文化”一詞首先打破“美術學”、“設計學”、“建築學”三大學科之間的學術壁壘,擴充行政給定的空間。使得原來因管理的便利而進行的設置的邏輯關係,回歸到“藝術”其次可以關聯到、自身發展的軌道上來。“時尚”“影像”“數字藝術”等等前沿性社會腹地之中。作為以“視覺”感官為特征進行學術整合,無疑符合當代瞬息萬變“互聯網絡”時代特征。而“文化”一詞,也將超越泛社會性背景下的“審美”、的古典文化特征。從而真正能夠切入到當代文化的“智慧”層“愉悅”“快感”麵。因此,之城市報告,比對一個城市空間“視覺重慶”隻是我的視覺文化研究中,的概念效應。同時,“城市報告”也不過是“視覺重慶”這個文化、社會、經濟係統中的一個核心層麵而已,它更無法包括、替代其他層麵上的生動內容。
2.視覺重慶的關照基礎
建築——已經成為每個當代人的必然經驗成分
建築——是每個遊曆者的最好讀本
建築——成為每個學者無法忽略的視覺對象
建築——是每個人無法逃逸的生存空間
什麼是城市?在我看來,它就是正方形與長方形條子狀連接而成的、格式化的人造世界,當我們登高鳥瞰,在幾百米到幾千米的高空展望這個人間的造物,它們均是由無數方形聚集而成的圖樣……
把城市看做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城市中的建築也就相應地具備了完整豐滿的生命特質。當我們從生命形態的不同側麵去對城市進行關照的時候,可以得出這樣一個有趣的結論:作為生命體的城市,其魅力是獨特的;作為城市眼的建築,其觀感是強迫的。
城市——她的視覺經驗是別致的;城市——她的藝術史邏輯是明晰的。這種觀念主義的樣式,陳述的是城市與人本身的必然關係,即方形形體空間為人所用。當方形形體具備了人的棲息意義,它就具有了建築的概念。建築的空殼是圍繞著某個特定的空殼注入時代的內容以及文化符號,它是曆史的積澱,也是文化的結果。它不僅是為了人的棲息,更具有特定的文化內容,並使人隨著城市的發展同時獲得自身的發展。
觀念城市,表現的是城市最普遍的綜合形象。
同時,我們關照城市的行為注定是在某種獨立的觀念形態之下進行的。於是,城市的背後實際上是一個相對完整的色彩主義、裝飾主義、造型主義與空間主義的藝術史體係。在如此背景之下的所有判斷,也就不再是一種孤立的形式主義或對形態主義的分析,而是可以直接切入到其深厚的人文內涵之中。
於是,“觀念城市”這個概念的設置也就不同於城市建築極其內部的工程程序;同時也有別於一般意義上的、通行的常規建築評論;而且迥異於坊間流傳的、港台的、個人經驗主義的閱讀。因此,“解剖城市”將以一種全新的經驗體係形態,展開一幅別致新穎的文化與藝術之雙重視野。
(1)城市記憶——新古典主義
(2)城市紋理——書寫主義
(3)城市邊緣——自然主義
(4)城市形狀——造型主義
(5)城市動勢——影像主義
(6)城市皮膚——表現主義
(7)城市規劃——行為主義
(8)城市顏麵——裝飾主義
(9)城市頭冠——裝置主義
從這九個方麵來分解、剖析“城市”這個與人類共生同在的生命肌體,從視覺文化、造型體係、藝術史經驗的多重視角,來反觀人類自身的生命形態、生活方式、行為方式以及在這個過程中人類不自覺的被規定性。
3.視覺重慶的曆史資源係統
(1)古代資源
1.巴人視覺資源係統
巴人視覺資源係統主要體現在雕刻形式之上,通過石、陶、木、青銅等載體顯見的圖騰符號。它與中原地區如鼎等家國重器的概念中恐嚇迥然相異。巴人更多地是以這些詭譎的想象,怪誕的造型,建立起通靈的觀念。代表作為青銅神鳥、陶塑神鳥、青銅矛麵具等。
2.漢代以來的巴渝視覺資源係統
漢代的畫像磚、漢闕等視覺形式與建築形製中,造型的稚拙與形象的詭誕,使得它的民間草根性格顯見無遺。代表作品為忠縣漢闕群、石雕男女裸像、交媾畫像磚、綦江中鋒鎮生殖崇拜石刻群。
3.大足視覺資源係統
大足的視覺資源,代表了重慶視覺這個概念在曆史維度中典型與高峰。同時,也建立起一個自足的視覺敘述的獨立體係。代表作為圓覺洞、地獄變相、石門山觀音送子、天官賜福、五子登科窟。
(2)近代資源
1.紅色資源係統
川東地區的紅色革命遺跡中,顯見出來造型係統中的拚貼、挪移手法與性格。代表作為列寧街等。
2.白色資源係統
將古代西方的羅馬建築的連續拱門建築形製,放置在一條川東農村古鎮之上。上麵由古希臘發明的愛奧尼亞柱式、陶立克柱式,以及希臘化時期的科林斯柱式,被混淆雜置,甚至在柱頭上麵安置大白菜、大蘿卜等農村常見蔬菜。而一些地主莊園中,也往往將歐洲哥特式教堂上麵的怪獸移植期間。代表作為川東大竹清河鎮、傻兒師長府邸等。
(3)民間資源
1.民間雕刻係統
重慶地區的民間雕刻,與大足宗教係統的雕刻既有傳承,同時也有分別。其裝飾性、玩賞性、娛樂性、細節性、視覺性成為主要特征。代表作如江北王家墓地等。
2.民間宗教視覺資源係統
3.重慶地區的宗教儀式感,往往會被視覺敘述關係所取代。因此,其材料之粗陋、造型之單調、色彩隻濃豔,反而構成其重要的特點。代表作如綦江東溪鎮等。
(三)視覺重慶的研究意義
1.視覺文化的學術特征
作為傳統的學術研究線路,或中國畫、或建築、或設計,其學科的成立標誌,實際上來自於對象的特征的差異性,或者說是以差異的基線為標誌來劃分的。我們可以稱之為“係統內研究”。而以視覺文化為邏輯起點的研究,則是屬於逾越係統的研究,我們可以稱之為是“係統外研究”,它的前提顯然是對傳統學科的超越。是在基本邏輯趨同性、歸向性為標誌進行問題考掘的。這種逾越不同具體學科的差異性,進而尋繹其共同性的“係統外研究”,較之於著眼於各種差異性的具體學科的研究,其學術歸旨迥然不同。前者的問題視角之圍繞具體的細節,力圖獲得某種具體而微的實證性結論。而後者則深入到問題內部的邏輯紐結之中,其相應的學術洞視更具有邏輯協同力量。
視覺文化學方向的課題生發,一方麵來自於對於各種一般性藝術理論、視覺文化理論抽繹、穿越、歸納、整合,構建全新的理論係統,同時,在以“視覺文化學”為新的邏輯起點上,重新生發出不同的課題。
換言之,當傳統意義的分類係統、概念與命名被重置到“視覺文化”的係統基點的時候,則所以表述係統、概念係統以及相關的意義係統,都將得到全麵的翻修。從而在新語境中被沉澱成新的視覺經驗價值體係。
2.視覺重慶的戰略意義
(1)視覺重慶的教育意義
我們可以看到這樣的情形,在國內的許多現代藝術展現新奇的視覺場景,或者是麵對城市中出現一些反常造型的建築物,為什麼當一些中國的觀眾因為不懂而漫罵和詛咒的時候,在場的西方人往往會保持平靜的觀察態度,其實是現代視覺經驗已經沉澱在他所接受的教育血液之中。
忽略掉人類20世紀整整100年的現代視覺經驗的積累,也許並不那麼可怕。可怕是20世紀的整體科技、哲學、人文所遭受到的現代視覺智慧的浸潤的這樣一個事實已經形成,更不要說那些更為緊鄰的學科——建築、服裝、設計、工業造型與現代藝術的血緣關係。
中國的科技、人文就是在這樣現代視覺素養殘缺的背景下,締造了缺乏先天原創性品質的東西。因為技術鏈條是可以彌補的,而現代視覺素養注定要從大學之前完成的,所以,它的彌補也就幾乎成為不可能的。
低劣的視覺語境,必將造就低劣而殘缺的視覺判斷力。
……周而複始,貽害無窮。
因此,係統之下,“視覺文化”實施全民教育的一個最佳平“視覺重慶”將是以台,也就是在現代體格框架之下,對於公眾的現代視覺素養的培育與視覺判斷力的提高,同時,也將會使得在這個環境裏培育出來的下一代,在視覺智慧層麵上,會有一個先天高度。
(2)視覺重慶的導向意義
其實,否決重慶美女作為城市名片的社會學意義背後,並沒有否定重慶女性所帶來的視覺的愉悅感、時尚感與綜合的審美指數。從某種意義上,與其說重慶女性天然的美麗,倒不如說重慶女性在文化皮膚(時尚元素)的裝扮上,具有與生俱來的敏感與天賦。這同時也是她們自身血液裏的浪漫情懷所致。她在性格中體現出了“現代主義”的表現性特征,而在視覺上則天然地契合了“後現代主義”感官性特征。
在“視覺重慶”的概念之下,所有的這些天然的因素,會必然地貫穿起來,成為一種係統的特征。同時,在現代、後現代的文化背景下,也會得到映襯、發生與推揚。
(3)視覺重慶的前沿意義其實,從被重慶各大媒體廣為傳播的“教授塗鴉七美女”,到今日政府行為下的“黃桷坪塗鴉一條街”。二者之間的內在邏輯是不言而喻的。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視覺重慶”的敘述邏輯成全了這個藝術個案的發生。這是因為,作為“張強蹤跡學報告”之“女性的互動書寫”,除卻在歐洲、亞洲的公共空間的現場表演之外語境不同另議之外,曾經在國內諸如上海、廣州等地進行過現場的表演,但是,卻從沒有獲得如重慶這般主流媒體的全方位的報道,從平麵各大報媒、電視台的新聞跟蹤報道、專題報道,到大型談話節目,甚至音樂台的連續訪談,都會對一個具有視覺效應的事件,保持了集體性的熱切與亢奮。
姑且不論“教授塗鴉七美女”事件本身被媒體如何改寫,政府行為下的“黃桷坪塗鴉一條街”本身所包含的文化與社會問題可以再討論。但是,當下的重慶作為視覺城市的性格標識,卻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