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裏卡宰相按照每一城鎮的麵積和具體情況,派駐軍隊。有些地方駐兵一千,有些地方駐一萬或二萬,這都是根據當地人口數量而定的。為了和北方的大汗對抗,賽裏卡王國有一支強大的騎兵,他們隻能駐紮在各個地區中堅固幹燥的地方,來從事適當的操練,而不能駐在地勢低下潮濕的地方。各地所派遣的駐防兵都是應該服軍役的人。因為賽裏卡宰相習慣每年從百姓中挑選出一批最適於當兵的人,但不讓他們在本地的城市服役,而是將他們派到相距二十日路程的地方駐防,服役四、五年後,複員回家,再由別人代替他們。此外賽裏卡還有一支強大的水軍,他們的戰船高大結實,裝備有型火炮,常和騎兵進行配合作戰,往往能夠取勝。”
“各城市向賽裏卡國王的國庫上繳的款項的有很大一部分都花在維持各地的駐防軍製度上。一旦某城有變,鄰近城市的駐防兵立即前往,以便平息一切動亂。為此,京師經常駐兵三萬人,而其它地方兵最少也有一千人。”
“賽裏卡人的海上貿易很興盛,沿海地區有眾多的港口,所使用的船舶是由冷杉樹為原料建造的,大部分隻有一層甲板,甲板以下的空間被分為六十個船艙,按船的大不同,有的少些,有的還要多些,每個船艙能容納一位商人。船上裝備的舵十分先進。每艘船一般有四根桅杆和四張帆,也有些隻有二根桅杆。這些桅杆能夠活動,需要時可以豎起,不用時也可放下。噸位較大的船,貨艙壁多達十三層,都是用厚板造的,用榫眼相互結合。目的是為了防止意外事故,如忽然觸礁或被鯨魚撞擊而產生漏洞。這些事在航行中常常發生,因為夜間行船,船迎風破浪所激起的白沫,足以吸引饑餓的水生動物,它們為了獲得食物,便不顧一切地向航船衝來,常常將船底撞出大洞。這時水立刻就會從洞中湧入,流到幹淨清爽的船艙內。船員們一旦發現漏水,馬上就會將該艙的貨物移開。因為這種船造得十分精密,所以一個艙進水,並不影響其它各艙。水手們在修理完損壞的地方後,仍將貨物搬回原處。”
“所有的船舶都是用兩層板打造的,也就是,船的各處都有一層覆板蓋在底板上。這些板子內外都用麻絮與瀝青填縫,並用鐵釘釘牢。在不盛產瀝青的地方,居民把生石灰和剪細的大麻混合在一起,再加入從某種樹上取下的樹脂,製成一種軟膏,這種混合物的粘性奇強,甚至超過了瀝青。”
“噸位最大的賽裏卡船需要船員三百名,次一等的需要二百名,再次一等的需要一百五十名。每艘船能裝運五、六千擔胡椒。一些官方使用的特殊用途的船的噸位還要大。但是,許多地方,特別是一些主要港口,由於海上風暴的衝擊,海底的泥沙日益加厚,使水的深度不能夠容納吃水這樣深的船隻,因此賽裏卡人隻好建造噸位較的船舶。大船的數量並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