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章炳麟(1869—1936),一名絳,別號太炎,浙江餘杭人。早年積極參加民族民主革命,思想激烈,聲名卓著。辛亥革命後,因反對袁世凱恢複帝製,又被軟禁於北京。晚年脫離政治,專意講學。治經宗漢人,尤精小學,於音韻、文字之學頗多發明。著有《章氏叢書》。
“原文”
夫何泰岱之無靈兮①,不能庇此齊魯②。海潮忽其上逆兮,又重以鉦鼓③。兩雄奮而相撞兮④,金鐵鳴於中⑤。初既藺吾田稼兮⑥,後又處吾之宮⑦。彼姬薑之窈窕兮⑧,充下陳於醮顇⑨;驅丁男以負儋兮⑩,老弱轉於溝澮。厥角蛾伏兮,固庸態也;奉簞食而不省兮,死又莫吾代也。管仲化為枯臘兮,魯連瘞於蒿裏。士鄉無精甲兮,遊談不足恃。昔餘茇舍此都兮,樓櫓鬱其駔莊;不逾稔而為丘兮,血沾野之茫茫。聞老氏之遺言兮,惟大匠焉司殺;白日中而下稷兮;噫乎何可以不察。往者吾不見兮,來者吾不聞。苟金陵之不可忘兮,天道豈其惛惛!
“注釋”
①泰岱:即泰山。泰山別稱岱宗、岱嶽。無靈:不顯靈。②庇:護。齊魯:指山東省。③重:再加上。鉦鼓:指代戰爭。鉦為古代行軍時敲擊的一種樂器,與鼓同用來指揮軍隊的進退。④兩雄:指德國、日本。時德、日為爭奪山東而發生戰事。⑤金鐵:指武器。同“栝”,箭末扣弦處。此句寫德、日交鋒之勢。⑥藺:同躪,踐踏。⑦處吾之宮:侵占我們的屋舍。宮,先秦一切房舍皆可稱“宮”,此用古義。⑧姬薑:此指山東婦女。魯為姬姓,齊為薑姓。窈窕:美好。⑨下陳:即後列,語出李斯《諫逐客書》。此處有供其玩樂之義。醮頓:同憔悴。⑩丁男:強壯男子。負儋:同負擔,即為苦力。轉於溝澮:輾轉死於田間水溝。澮,田間水溝。厥:其。角:原為獸的頭角,即指人的頭顱。蛾:同蟻。蛾伏:即像蟻那樣低伏。此連下句,言低頭服從當然是沒有出息的。奉:捧。簞食:本義是一籃子飯,此泛指食物。奉簞食有迎王師之義,語見《孟子·梁惠王》:“簞食壺漿,以迎王師。”不省:不懂得。莫吾代:即莫代吾,沒有人能代替我的意思。管仲:春秋時齊國著名政治家,曾輔佐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枯臘:幹屍。魯連:即魯仲連,戰國時齊國的高士,喜為人排難解紛。瘞:埋葬。蒿裏:本山名,在泰山南,死人葬地。後泛指人死葬之所。以上兩句言當今已沒有管仲、魯連那樣的傑出人材了。遊談:無根之談,即空發議論。恃:依靠。以上兩句言地方上沒有精良武器,光是空發議論是靠不住的。茇舍:也作“拔舍”,即除草平地,以為宿所。此指臨時住宿。此都:指濟南。太炎往返於京、滬間,曾止宿於濟南。樓櫓:古代軍中用以瞭望敵軍的高台,此指軍事設施。鬱:盛貌。駔莊:粗大貌。逾稔:過一年。稔,穀物成熟。古代莊稼一年一熟,故稱一年為一稔。丘:廢墟。以上三句言作者往昔過山東時,軍事設施尚完善,但不出一年竟化為虛墟。惟大匠焉司殺:此是老子的話。《老子》第七十四章:“常有司殺者殺。夫代司殺者殺,是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希有不傷其手者矣。”意思是說,殺人的事自有專管的人去做,若他人濫殺無辜,必定會得到應有的報應。白日中而下稷:太陽當中之後一定會西斜。下稷,同“下昃”,日將落也。察:覺察。往者:過去的賢者。來者:未來的賢才。苟金陵之不可忘:隻要南京政府不可忘記。金陵:南京。此指原建都在南京的中華民國政府。天道:天意,人心。惛惛:迷茫。以上兩句說,隻要中華民國政府不曾被人們忘記,那麼,人心總會覺醒,袁世凱的帝製也一定會被推倒。
“賞析”
此賦約作於1914年冬或1915年春,當時作者正被袁世凱幽禁於北京的錢糧胡同。
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日本借口對德宣戰,派兵爭奪原由德國侵占的青島及膠濟鐵路,並於10月6日占領濟南車站,11月7日占領青島。而袁世凱政府為換取日本對其帝製的支持,竟然宣布“局外中立”。太炎從民族和人民的利益出發,激於義憤,寫下此賦。賦篇對德、日帝國主義在山東的爭奪進行了痛斥,對袁世凱的賣國媚敵進行了揭露,對山東人民所遭受的痛苦深表同情,自始至終洋溢著強烈的愛國激情。
此賦取材於時事,反映了國家和民族的重大問題。這在以往的辭賦中是不多見的。而且,文章氣勢磅礴,大義凜然,雖用詞失之古奧,其感人的力量還是很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