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9章 銅雀瓦賦①(1 / 1)

“作者簡介”

陳維崧(1625—1682),字其年,號迦陵,江蘇宜興人。清代著名文學家。維崧少負才名,頗為當時名流所賞。明亡後,流寓四方。康熙十八年(1679)舉博學鴻詞科,授檢討,參修《明史》。卒於官。維崧古近體詩及駢文皆有名,尤工詞,為清初詞的代表作家。所著有《陳迦陵文集》、《湖海樓詩集》、《迦陵詞》等。

“原文”

魏帳未懸②,鄴台初築③。複道袤延④,綺窗交屬⑤。雕甍繡棟⑥,矗十裏之妝樓;金埒銅溝⑦,響六宮之脂盝⑧。庭棲比翼之禽⑨,戶種相思之木⑩。馭娑前殿,遜彼清陰;柏梁舊寢,嗤其局蹙。無何而墓田渺渺,風雨離離。泣三千之粉黛,傷二八之蛾眉。雖有彈棋愛子,傅粉佳兒,分香妙伎,賣履妖姬,與夫楊林之羅襪,西陵之玉肌,無不煙消灰滅,矢激星移;何暇問黃初之軼事,銅雀之荒基也哉!

春草黃複綠,漳流去不還。隻有千年遺瓦在,曾向高台覆玉顏。

“注釋”

①銅雀:即銅雀台。曹操所築,上有樓。故址在今河北臨漳縣西南。曹操臨終,曾囑讓其婢妾及伎人皆住銅雀台。②魏帳未懸:指曹操生前。魏,即魏王,指曹操。古人死後懸帳,故“帳未懸”指人未死。③鄴台:即銅雀台。因銅雀台築於古鄴城,故名。④複道:指樓台上的通道。袤延:深長。⑤綺窗:雕畫美麗的窗戶。交屬:交相排列。⑥甍:屋脊。棟:棟梁。⑦金埒銅溝:黃金築的矮牆,銅做的排水溝。此極言其奢侈。⑧脂盝:脂粉盒。盝:盒子。⑨庭:庭院。比翼之禽:即比翼鳥。古時富貴人家喜歡於庭院中蓄養禽鳥。⑩戶:門前。相思之木:即相思樹,因其枝葉皆向某一方向而傾故名。見任昉《述異記》。馺娑:漢武帝所建宮殿名,在建章宮內。遜彼清陰:言馭娑殿也比不上銅雀台的清陰。柏梁:漢武帝所建台名。故址在今陝西長安縣西北長安故城內。嗤:譏笑。局蹙:狹窄。無何:不久。墓田:指曹操之墓田。離離:淒傷。粉黛:婦女的化妝品。此指代美女。二八:十六歲,謂年輕女子。蛾眉:指代美女。彈棋愛子:喜歡彈棋的兒子。此與下文之“傅粉佳兒”均指曹操之子。分香妙伎,賣履妖姬:曾蒙贈香的美妙伎女和曾學著做鞋子賣的妖冶的姬妾。據陸機《吊魏武帝文序》,曹操遺囑中曾有“餘香可分與諸夫人,諸舍中無所為,可學作履徂賣也”的話。楊林:或作陽林,地名。羅襪:指代美女。“楊林”、“羅襪”語出曹植《洛神賦》。西陵:曹操墓所在地。矢激星移:像射出的箭鏃般迅疾,像天上的星鬥一樣轉移。比喻往事很快過去,永不複返。黃初:魏文帝年號(220—226)。漳流:即漳河,銅雀台即建臨其上。曾向高台覆玉顏:言銅雀台遺瓦當年曾在高台上遮蓋過美女們的玉顏。

“賞析”

此是陳維崧賦作的代表,在清代抒情小賦中也可謂上品。

作者由銅雀台遺瓦而聯想到當年的銅雀台及與銅雀台有關的軼事,題目雖小,但內容豐富,含義深刻。通過對曆史盛衰的感歎,也隱約透露出作者本人的家國身世之感。

此賦雖小,但作者充分發揮四六排比的優勢,能於整齊對偶中寓跌宕起伏、錯綜變化,從而使賦篇顯得氣魄雄渾,讀後令人心動神馳。作品選材精細,脈絡清晰,氣機暢達,遣詞造句也都經精心錘煉,曆來吟詠銅雀台之詩文難與此賦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