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腳貼麵:可用天然石材或人工石材貼麵,如花崗石、水磨石板等。貼麵勒腳耐久性、裝飾效果好,用於高標準建築。
勒腳用堅固材料:采用條石、混凝土等堅固耐久的材料代替磚勒腳。
3.外牆周圍的排水處理
房屋四周可采取散水或明溝排除雨水。當屋麵為有組織排水時一般設明溝或暗溝,也可設散水。屋麵為無組織排水對一般設散水,但應加滴水磚(石)帶。散水的做法通常是鋪三合土、混凝土等材料,厚度60-70mm。
(二)門窗洞口構造
1.門窗過梁
過梁用來支承門窗洞口上牆體的荷重,承重牆上的過梁還要支承樓板荷載,過梁是承重構件。根據材料和構造方式不同,過梁有以下三種。
鋼筋混凝土過梁:鋼筋混凝土過梁承載能力強,可用於較寬的門窗洞口,對房屋不均勻下沉或振動有一定的適應性。預製裝配過梁施工速度快,是最常用的一種。鋼筋混凝土過梁的幾種形式。
矩形斷麵過梁施工製作方便,是常用的形式,過梁寬度一般同牆厚,高度按結構計算確定,但應配合磚的規格,如60、120、180、240過梁兩端伸進牆內的支承長度不小於2400mm。
鋼筋混凝土的導熱係數大於磚的導熱係數。在寒冷地區為了避免在過梁內表麵產生凝結水,采用T形過梁,使外露部分的麵積減小,或全部把過梁包起。
鋼筋磚過梁:鋼筋磚過梁是在洞口頂部配置鋼筋,形成能受彎矩的加筋磚砌體。
2.窗台
窗台的作用是排除沿窗麵流下的雨水,防止其滲入牆身,且沿窗縫滲人室內,同時避免雨水汙染外牆麵。處於內牆或陽台等處的窗,不受雨水衝刷,可不必窗台。外牆麵材料為貼麵磚時,牆麵被雨水衝洗幹淨,也可不設窗台。
窗台可以用磚砲挑出,也可以采用鋼筋混凝土窗台。磚砌挑窗台施工簡單,應用廣泛。
(三)牆身加固措施
1.門垛和壁柱在牆體上開設門洞一般應設門垛,特別是在牆體轉折處或丁字牆處,用以保證牆身穩定和門框安裝。
2.門垛寬度同牆厚。
(四)牆體變形縫構造
由於溫度變化、地基不均勻沉降和地震因素的影響,使建築物發生裂縫或破壞。故在設計時事先將房屋劃分成若幹個獨立的部分,使各部分能自由地變化,這種將建築物垂直分開的預留縫稱為變形縫。牆體結構通過變形縫的設置分為各自獨立的區段。變形縫包括溫度伸縮縫、沉降縫和防震縫三種。
1.變形縫的設置伸縮縫
為防止建築構件因溫度變化、熱脹冷縮使房屋出現裂縫或破壞,在沿建築物長度方向相隔一定距離預留垂直縫隙。這種因溫度變化而設置的縫叫做溫度縫或伸縮縫。
結構設計規範對磚石牆體伸縮縫的最大間距有枏應規定,一般為50-75mm。伸縮縫間距與牆體的類別有關,特別是與屋頂和樓板的類型有關,整體式或裝配整體式鋼筋混凝土結構,因屋頂和樓板本身沒有自由伸縮的餘地,當溫度變化時,在結構內部產生溫度應力大,因而伸縮縫間距比其他結構形式小些。大量性民用建築用的裝配式無體係鋼筋混凝土結構,有保溫或隔熱層的屋頂,相對說其伸縮縫間距要大些。伸縮縫是從基礎頂麵開始,將牆體、樓板、屋頂全部構件斷開,因為基礎埋於地下,受氣溫影響較小,因此不必斷開。伸縮縫的寬度一般為20mm。
沉降縫
為防止建築物各部分由於地基不均勻沉降引起房屋破壞所設置的垂直縫稱為沉降縫。沉降縫將房屋從基礎到屋頂全部構件斷開,使兩側各為獨立的單元,可以垂直自由沉降。沉降縫一般在下列部位設置:平麵形狀複雜的建築物的轉角處、建築物高度或荷載差異較大處、結構類型或基礎類型不同處、地基土層有不均勻沉降處、不同時間內修建的房屋各連接部位。
沉降縫的寬度與地基情況及建築高度有關,地基越弱的建築物,沉陷的可能性越高,沉陷後所產生的傾斜距離越大,其沉降縫寬度一般為30-700mm,在軟弱地基上的建築其縫寬應適當增加。
防震縫
在抗震設防烈度7-9度地區內應設防震縫,一般情況下防震縫僅在基礎以上設置,但防黴縫應同伸縮縫和沉降縫協調布置,做到一縫多用。當防震縫與沉降縫結合設置時,基礎也斷開。
防震縫的寬度8,在多層磚牆房屋中。
2.牆體變形縫構造
伸縮縫應保證建築構件在水平方向自由變形,沉降縫應滿足構件在垂直方向自由沉降變形,防震縫,主要是防地震水平波的影響,但三種縫的構造基本相同。變形縫的構造要點焉:將建築構件全部斷開,以保證縫兩側自由變形。磚混結構變形處,可采用單牆或雙牆承重方案,框架結構可采用懸挑方案。變形縫應力求隱蔽,如設置在平麵形狀有變化處,還應在結構上采取措施,防止風雨對室內的侵襲。
變形縫的形式因牆厚不同處理方式可以有所不同。其構造在外牆與內牆的處理中,可以因位置不同而各有側重。縫的寬度不同,構造處理不同。外牆變形縫為保證自由變形,並防止風雨影響室內,應用瀝青的麻絲填嵌縫隙,當變形縫寬度較大時,縫口可采用鍍鋅鐵皮或鉛板蓋縫調節;內牆變形縫著重表麵處理,可采用木條或金屬蓋縫,僅一邊固定在牆上,允許自由移動。
第三節砌塊牆構造
砌塊是利用工業廢料(煤渣、礦渣等)和地方材料製成的人造塊材,用以替代普通粘土磚作為砌牆材料。使用砌塊牆有利於利用地方材料或工業廢料,又能減少對耕地的破壞,同時具有設備簡單、施工速度較快、節省人工、便於就地取材和造價低廉的優點。在我國目前的經濟狀況下,在一些中小城鎮和廣大農村采用砌塊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一般六層以下的住宅、學校、辦公樓以及單層廠房等都可以采用砌塊代替磚使用。
一、砲塊的類型與規格
砌塊與磚的區別在於外形尺寸比磚大。砌塊按不同尺寸和質量的大小分為小型砌塊、中型砌塊和大型砌塊。係列中主規格的高度大於11mm而又小於3800mm的稱作小型砌塊,高度為380-980mm的稱為中型砌塊,高度大於980mm的稱為大型砌塊,使用中以中小型砌塊居多。
按構造方式砌塊可以分為實心砌塊和空心砌塊,空心砌塊有單排方孔、單排圓孔和多排扁孔三種形式,其中多排孔對保溫較有利,按砌塊在組砌中的位置與作用可以分為主砌塊和輔助砌塊。
二、砌塊牆的組砌與構造特點
用砌塊砌築牆體時也必須將砌塊彼此交錯搭接砌築,以保證牆體和房屋有一定的整體性。與磚牆不同的是,砌塊的尺寸比磚大得多,必須采取加固措施;另一方麵,由於砌塊為配合組砌具有多種規格,而不是像磚一樣在統一,一種規格的基礎上任意砍斷,因此為了適應砌築的需要,必須在各種規格間進行砌塊的排列設計。現將砌塊的構造特點作如下一些介紹:
1.砌塊牆應事先作排列設計
排列設計就是把不同規格的砌塊在牆體中的安放位置用平麵圖和立麵圖加以表示。砌塊排列設計應滿足以下要求:上下皮砌塊應錯縫搭接,整齊、有規律,盡量減少通縫,使砌塊牆具有足夠的整體性和穩定性;內外牆的交接處和轉角處,應使砌塊彼此搭接;應優先采用大規格的砌塊,使主砌塊的總數量在70%以上;為減少砌塊的規格,允許在砌體中用極少量的磚來鑲砌填縫;當采用混凝土空心砌塊時,上下皮砌塊應孔對孔、肋對肋,使上下皮砌塊間有足夠的接觸麵以擴大受壓麵積。
2.砌塊牆應按樓層每層加設圈梁
圈梁用以加強砌塊牆的整體性。圈梁通常與窗過梁合並,可現澆,也可預製成圈梁砌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