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小說是承襲六朝以來兩種體製,即唐代傳奇的文言小說和宋代話本的通俗小說的傳統而發展起來的。但主要成就在話本小說方麵。
從說話藝術發展而來的話本小說,分為短篇小說話本和長篇講史話本兩類。元代小說大多經明人修改,現存很少。陸顯之編有《好兒趙正》,金仁傑編有《東窗事犯》。這些小說很難確定朝代,一般稱為“宋元話本”。
保存至今的元代至正年間新安虞氏刊印的《全相平話五種》十五卷,顯示了元代在古典小說的形成和發展過程中的特殊地位。這五種平話是:《武王伐紂書》、《樂毅圖齊七國春秋後集》、《秦並六國平話》、《全漢書續集》和《三國誌平話》。這五種平話所敘史事,多係真假摻雜、虛實並行,但為後來的長篇小說的發展積累了藝術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