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香——,快過來一下。”王氏守在灶台邊上,從鍋裏盛出一大海碗熱氣騰騰的雞湯來,便衝著廚房外麵揚聲喊了一句。
楊麥香正蹲在院子裏頭,跟平哥兒幾個一起刨著土豆皮,洗洗豆芽菜,大蔥啥的,今兒個二月初二,龍抬頭,春回大地,萬物開始複蘇,家家戶戶都要打春餅來吃。
過了今日,陽氣回升,大地解凍,莊戶人家春耕的日子就要開始了,歇息了一冬的莊稼漢子們,也要牟足了勁下地耕田鬆土,做好播種的準備,因此,祭祀龍神,祈求雨水普降,蟲害消除,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便成了這一日鄉間村人們極為重視的活動。
王氏早早的就設好了貢品祭台,讓楊長生領著全家人拜過了龍王,祈過了福順,除此之外,莊戶人家也沿襲了一些老輩的傳統習俗,趕在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打了春餅來吃。
所以,楊家人也是一早的就忙活起來了,楊麥香前世在鄉下跟著奶奶過日子的時候,每年的二月初二,也是要打春餅吃的,所以,對於這一習俗並不覺著陌生。
聽到王氏叫喚,楊麥香也沒耽擱,就著旁邊洗菜的水洗了把手,當初蓋房子的時候,王氏便有先見之明,讓人在自家院子裏打了口水井,所以,現在他們一家子人用水都很方便,無需再每日裏擔著副挑水擔子,來回幾趟的去河裏挑水回來,洗淨了手,又往身上擦了擦,便站起身走了進去。
昨兒個下午,擺過上梁酒之後,他們一家子人便正式從老院子那頭搬進了新屋子,楊麥香頭一次擁有一間屬於自個兒的屋子,原也沒打算那麼早就能獨個兒睡張炕上,主要還是因為,這段日子太忙,王氏沒能抽出空來,做些新的被褥。
卻沒想到,昨兒個楊麥香的姥姥一家子過來吃上梁酒的時候,還順道拉了一車的新被子新褥子過來,都是前些日子,孫氏婆媳兩個在家裏日夜趕工趕出來的。
因此,抱著仍舊散著陽光氣息的鬆軟新被褥,在寬大的炕上滾來滾去,筋骨伸展的很是暢快的楊麥香,一整夜都睡得很是甜香,今兒個早起的時候,也是特別的精神煥發。
“娘——,你喊我幹啥哩?”因此,那小嗓門也顯得尤為脆亮。
“不就讓你獨個兒睡了一個晚上嘛,咋就把你美成這模樣了——”王氏哪裏瞧不出自家閨女的那點子小心思,當即便笑著嗔了兩句。
楊麥香也不說啥,就隻咧著嘴笑,王氏便也沒再打趣,端著鍋沿邊上放著的那碗雞湯,遞過去說道,“把這雞湯給你小姑送過去——”
楊麥香接過來應了一聲,就要往外頭走,身後卻又傳來王氏的一聲叮囑,“瞧著她喝完了,再把碗拿過來啊——”
楊麥香聽了隻笑了笑,端著滿滿一大海碗的雞湯,就去了小姑住著的房間,楊春妮的兒子誌哥兒和年僅兩歲多點的可兒,正坐在炕上陪著她說話,看到楊麥香進來,兩個小人兒都顯得有些拘束怕生,怯怯的喚了聲‘表姐’之後,便挨到自個兒親娘身邊去了。
楊麥香走過去扶著她起了身,靠坐在炕頭上,“小姑,我娘給你熬了雞湯,讓我給你端過來喝哩——”
又招呼了一對小表弟小表妹,笑著說道,“誌哥兒,可兒,你倆也別成天窩在屋裏不出去啊,舅母在廚房給你們留了雞肉吃哩,還有哥哥姐姐們都在院子裏頭,你們也可以過去找他們玩啊——”
兩個孩子聽了這話,明顯都有些意動,尤其是聽到雞肉兩個字的時候,都雙雙忍不住使勁的咽了咽口水,小小的可兒更是含了手指在嘴裏,睜著倆濕漉漉的大眼睛,瞧著頗有些萌萌的可愛。
許是平日裏兩個孩子在家的時候,被拘的狠了,也可能是生活在那樣暴力的環境下成長,他們兄妹兩個性子都特別的拘謹和怕生,眼裏雖有渴望,卻並不動作。
楊麥香見此情形,便又笑著鼓勵了一下,“你們冬兒姐姐也在幫著刨土豆呢,快去找她玩吧——”,說著話的時候,便試著拉了他們的小手,帶著他們下了炕。
相較於這對小兄妹初來楊家的陌生,錢冬兒已經很好的融入了楊家的生活裏頭來,言語動作間,都漸漸褪去了拘謹,生活的較為隨意起來。
兩個孩子許是察覺到了楊麥香的善意,便也消了幾分怯意,又轉頭去看了眼楊春妮,在得了她的許可後,這才跟著走了出去。
楊麥香牽著他們的小手,走了兩步,才記起來轉了身對自個兒小姑說道,“我娘囑咐過了,小姑一定要把那一碗湯都喝完哦,等會兒要過來檢查的——”
想是還放不開的緣故吧,王氏每回給她端些補湯啥的,楊春妮總好像覺著很是過意不去的樣子,回回都得旁人看著她,才肯吃完。
領著一對小表弟小表妹進了廚房,王氏便從那雞湯裏撿了大半碗的雞肉出來,端給他們吃著,當然也沒忘招呼了另外幾個孩子過來。
不過,一時間,卻沒人進來,全哥兒他們正忙著手裏的活計,都嚷著現在沒空,再說了,家裏條件漸好,吃的也不錯,孩子們都不是那嘴饞的,又知道兩個小表弟小表妹平日裏沒啥好吃的,所以,都不約而同的,想把自個兒嘴裏的省下來,讓給他們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