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容許我冒昧問您一句:今年多大歲數了?有六十了嗎?——如果接近了這年紀,就不妨讀—讀這篇文章了。
不知您住樓房還是平房?住平房也無礙,我隻是想打聽您從樓房的四層五層走下來過沒有?如果您在那兒聊完了天,主人開門送客——那還得是晚上,偏巧他那樓道裏的燈又不很亮——這時您走到樓梯口,光注意勸主人“別送了”,結果一腳邁“空”了,要不是主人雙手搶攙住您,這一跟鬥要是真栽下去,可就不堪設想了……
我和許多朋友交流過這個心得,大家都有同感。有人發生得早一些,五十歲出頭兒就感到了;有人則晚一些,六十好幾才覺出來。我是在年近六十的這兩三年才發現。我曾住過三樓,平時感覺不明顯,多是到了住高層的朋友家,聊得高興了,出門後精神不集中,才發生過一兩次“險情”。幸虧及時發現並加緊鍛煉——平時在家“沒事兒”就爬樓梯,跑上跑下,精神十分集中,後來則好多了。咱們現在蓋樓住樓,都是光注意樓的內部的裝修如何,往往誰也不注意樓道,因為那裏屬於公共麵積,好了也落實不到個人身上,但一旦出了事,可就會要命!現在樓裏老人越來越多,住得再高一點,出了麻煩就不好收拾!我說得不對麼?
如今,我已領取了“老年證”,生活的速度降低下來。但想著自己還有一大攤子沒幹完的活兒,真不知道幹得完幹不完……總之,有些煩。再加上前半生遇到的諸多苦難,以及後半生中的一些奮鬥,讓我咀嚼讓我思慮讓我亢奮,更讓我難以安閑。我時時萌生出“再活一世”的念頭。不是我異想天開,真想再活一輩子;而是想認真總結這六十多年的經驗教訓,讓餘生在一種更新穎更完美的狀態下度過。不管它是十年二十年,哪怕三年五年,有了這樣的思想準備,就比平庸著打發日子要強得多。
更何況,人一輩子遇到的樓,必然是各種各樣,有現實中一步一步、可登可攀之樓;也有更多不是用物質材料構成、但同樣需要艱苦登攀的樓。有上樓自然還有下樓,上了樓的往往不考慮下樓。可事實上,誰又能光上樓而不下樓呢?
您以為如何呢?——我同齡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