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愛人、孩子回農村老家過春節,且小住幾日已經成慣例。原因有三:一是老人健在,二是鄉情難舍,三是交通便利。常言道:“三句話不離本行”“賣啥的吆喝啥”,我回到農村,總在宣講黨的惠農政策,宣傳法律知識,了解社情民意,還喜歡把秦腔愛好者召集到一起,吹拉彈唱自娛自樂。今年也不例外,不過特意增加了促進男女平等與和諧發展的內容。在這裏,把我過年的幾件事與大家分享。
(一)聚會
大年初一晚,鄉裏村裏的20多名秦腔票友,在我家大院舉辦新春秦腔清唱晚會。當天下午,愛熱鬧的鄉黨就來幫忙。有的抬來桌椅板凳、布置現場;有的忙著調試燈光音響設備;有的采購煙酒籌辦晚餐,個個忙得不亦樂乎。天剛剛黑,方圓十裏的秦腔愛好者都趕來捧場。樂隊的鼓師琴師們剛一坐定,票友在主持人的安排下,一段接著一段唱個不停,個個爭先恐後,高潮迭起。本村前來觀看的鄉黨也被演員的精彩演唱打動,掌聲、叫好聲不絕於耳。
演出過程中,我發現表弟不停給所有來的男性發煙,因為這是農村的習俗,不論給誰家“過事”都是如此,女性從來無人招呼。這時,我急忙到屋裏拿來花生和瓜子,讓在茶館內的大娘大嬸、姐妹晚輩每人抓上一把,還邊招呼邊說,絕不能歧視女性。接著拿起話筒說:“大家都知道我是學法律的,我現在還有一個兼職,就是專門替女性說話辦事,比如誰打老婆我也要管。希望在場的男性都學會尊重女性、理解女性、關愛女性。”此言一出,立即贏得了一片掌聲。
(二)拜年
正月初二一大早,我就拎著大包小包去幹爸幹媽和舅舅家拜年。今年的年飯是在三表哥家吃的。飯前,我問了大表哥的紙箱廠生意情況,外欠貸款有多少;三表哥所在學校拖欠建校工程款結清了沒有;四表哥打工的工資要到了沒有。今年的情況的確不錯,他們對工作都比較滿意。寒暄過後,賓主入席準備吃飯。還是老規矩,席上唯有男性,我急忙開言,讓把下廚忙活了半天的表嫂和出嫁的侄女請來一同入席,並對我三表哥說:“你是教書人,兄弟在省婦女研究會當誌願者,促進男女平等是我的職責,今後咱家男女平等首先從這裏開始。”於是大家共同舉起酒杯,應聲附和,笑聲一片。
(三)待客
正月初四,是我家待客的日子。因為我其他時間不在家裏,所以不管是來拜年的晚輩,還是出燈籠的長輩,都在這一天來我家。這一天也是我和我愛人最忙的一天。既要準備飯菜,還要迎來送往。今年好像比以往人多,共坐了六桌,六涼六熱,主食是長安的臊子麵。下午送客時,我特意給每家送了幾張研究會的年畫,特別叮嚀他們回到村裏多宣傳宣傳,有啥事不要忘了服務熱線,人家可是免費服務呢!看著客人遠去的身影,我站立良久,但願我今年的所作所為,能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帶來一股清新的空氣和和煦的春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