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設計旅館的同時,他根據自己的調查,接觸了許多遊客。他詳細了解了遊客的需求喜好、收入水平、消費觀念,更注意到這些遊客正是對於繁忙工作的厭倦,才在假期來這裏放鬆的,他們需要更簡單的生活。因此,他讓工人製作了一種簡單的直線型家具。這個創意一經推出,很快受到人們的關注,遊客們非常喜歡這種家具。他再一次抓住了這個機遇,一個家具製造廠誕生了。家具公司蒸蒸日上,也證明了他準備工作的成效。同時他的出版社還出版了《菲利士人》和《兄弟》兩份月刊,其影響力在《致加西亞的信》一書出版後達到頂峰。
我們可以看到,阿爾伯特的成功是建立在充分的準備基礎上的,所以他才能夠在麵臨機遇時果斷出擊,正是準備意識成就了他事業的輝煌。
阿爾伯特深深地體會到,準備是一個人達成目的的前提,是提高執行效率的基礎。因此,他不但自己在做任何決策前都認真準備,還把這種好習慣灌輸給他的員工。
值得慶幸的是,不久之後,“你準備好了嗎?”已經成為他們公司全體員工的口頭禪,成功地形成了“準備第一”的企業文化。在這樣的文化氛圍中,員工做事的目的性大大提高,公司的執行力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找方法,不找借口
“拒絕借口”應該成為我們目的性修煉的一項重要的行為準則,每一位做事有目的的人都應當想盡辦法去完成任何一項任務,而不是為沒有完成任務去尋找任何借口,哪怕看似合理的借口;要學會適應壓力,培養自己不達目的不罷休的毅力。目的性強的人都要懂得:工作中是沒有任何借口的,失敗是沒有任何借口的,達到目的也沒有任何借口。
“拒絕借口”能夠體現出一種完美的執行能力。如果上司命令把某項任務“解決了”,而執行的員工卻回答說:“找不到人啊,無從下手啊,不會開機器啊,沒有原料啊……”最後,上司急了,你閃開,讓我來幹。這樣的人是無法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務的,同時,他們也是永遠達到自己的目的。
曾獲美國職業籃球協會(NBA)最佳新秀獎的詹森·基德,他曾經講述過影響了他一生的一件小事:
小時候,父親常常帶他去打保齡球。他打得不好,為此,他總是找各種理由。
有一天,當他再一次為自己打得不好找借口的時候,父親毫不客氣地打斷了他:“別再找借口了。你打得不好,是因為你不練習,又不願意總結方法。假如你好好做,你就不會這樣講了。”
這句話給了他極大的震動,此後,一發現自己的缺點,他便想盡辦法糾正。不管是打保齡球還是後來打籃球,他都要求自己做到兩點:第一,比別人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練習;第二,時刻總結經驗教訓,找出最好的方法提升。也正因為這兩點,他成了最優秀的球員。
一、“這是我的錯”
目的性強的人是不會找借口推卸自己的責任的。當自己的工作出現問題時,他們會勇敢地承認自己的錯誤,承擔起自己的責任。很多人遇到困難不知道努力解決,而隻是想到找借口推卸責任,這樣的人不會成為一個真正有目的性的人。
湯姆·沃頓先生在擔任全美話務公司銷售經理期間曾麵臨著一種最為尷尬的情況:該公司的財政發生了困難。這件事被在外頭負責推銷收銀機的銷售人員知道了,並因此失去了工作的熱忱,銷售量開始下跌。到後來,情況更為嚴重,銷售部門不得不召集全體銷售員開一次大會,全美各地的銷售員皆被召去參加這次會議。沃頓先生主持了這次會議。
首先,他請手下最佳的幾位銷售員站起來,要他們說明銷售量為何會下跌。這些被喚到名字的銷售員一一站起來以後,每個人都有一段最令人震驚的悲慘故事要向大家傾訴:商業不景氣、資金缺少、人們都希望等到總統大選揭曉後再買東西等。
當第五個銷售員開始列舉使他無法完成銷售配額的種種困難時,沃頓先生突然跳到一張桌子上,高舉雙手,要求大家肅靜。然後,他說道:“停止,我命令大會暫停10分鍾,讓我把我的皮鞋擦亮。”
然後,他命令坐在附近的一名黑人小工友把他的擦鞋工具箱拿來,並要求這名工友把他的皮鞋擦亮,而他就站在桌子上不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