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位思考
抓住他人目的是實現個人目的的關鍵,而換位思考則是我們抓住他人目的的關鍵。因此,我們要提升自己做事的目的性,一定要學會換位思考,經常站在他人的立場上,不斷了解別人的意見和需求。
一、體會同理心
同理心是換位思考中的一個重要概念。有句英國諺語說:“要想知道別人的鞋子合不合腳,穿上別人的鞋子走一英裏。”例如,我們在工作和生活中因為某件事發生了衝突,也有說“你坐那個位置看看,也要這樣做”,說的就是同理心的概念。在人際的相處和溝通中,同理心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用同理心指導人的交往,就是讓我們能易地而處,能設身處地理解他人的情緒,感同身受地明白及體會身邊人的處境及感受,並可適切地回應其需要。
同理心是一個重要的心理學概念,它的基本意思是說,你要想真正了解別人,就要學會站在別人的角度來看問題。可見,同理心是同情、關懷與利他主義的基礎,具有同理心的人能從細微處體察到他人的需求。看了下麵這個例子,或許有助於你對同理心的理解:一隻小豬、一隻綿羊和一頭乳牛,被關在同一個畜欄裏。有一次,牧人捉住小豬,它大聲號叫,猛烈地抗拒。綿羊和乳牛討厭它的號叫,便說:“他常常捉我們,我們並不大呼小叫。”
小豬聽了回答道:“捉你們和捉我完全是兩回事,他捉你們,隻是要你們的毛和乳汁,但是捉住我,卻是要我的命呢!”
立場不同、所處環境不同的人,很難了解對方的感受。因此對別人的失意、挫折、傷痛,不宜幸災樂禍,而應要有關懷、了解的心情。然而,僅僅站在別人的角度來理解是不夠的,我們要抓住他人的目的,還要體會更深層次的同理心。我們可以把同理心分為兩個層次:表層的同理心就是站在別人的角度上去理解,了解對方的信息,聽明白對方在說什麼。做到這一點,就達到了表層的同理心;深層次的同理心是理解對方的感情成分,理解對方隱含的成分,才是真正聽懂了對方的“意思”,才是深層的同理心。
當然,在交往中光有表層的同理心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還要深層的同理心,這樣才能真正聽懂對方的“意思”。尤其是我們中國人,不善於表達自己的思想和觀點,很多情況下是讓對方懂暗示,讓對方“猜”。如果不知道通過“感情成分”和“隱含成分”來了解真實的信息,我們就無法抓住他人的目的。
2.當一人說完後,換另一人來介紹自己,以彼此了解對方的個性,雙方介紹以十分鍾為限。
3.在進行小組介紹後,則大家圍成一圈,依序對大家介紹自己的夥伴,若介紹不充分時,則由被介紹者自行補充。輪流介紹至全部輪完為止。
4.最後進行“回饋”活動,請參與的每一個人輪流發表對這項活動的感覺、心得。五、注意事項 1.人員以十至十二人為宜,采任意分組方式,活動進行時,領導者也可以一起參與,以增加對他人的了解。
2.地點室內、室外皆可,隻要團體成員舒適即可,但盡量以安靜的地點為優先選擇。
3.討論:(1)在雙方有誤解(溝通不良)時,自己是否能多替別人著想。(2)在此活動進行完畢後,自己是否會站在別人的立場替別人著想,是否更能寬恕別人?
二、將心比心,推己及人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換位思考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則就是我們要將心比心,推己及人,站在別人的立場上去感受和體會。“會痛”就是我們心中的感受,即所謂的“感同身受”;然後,在這基礎上加以“表達”,也就是讓別人明白“我感同身受”。隻要有心,不管從大處還是小處均可以學習和運用同理心,不知不覺中你就能夠很輕鬆地了解他人的目的。
心理學教授坎貝爾說:“我始終不明白,為什麼要有機器人這個說法。隻要詞語中帶有人字,無疑意味著人為地拔高了物質的高度。我認為應該把機器人稱為機器鬼,這樣就不至於把機器和人攪和在一起。反正機器人這個說法令人覺得別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