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他人不是機器人,他人理所當然應該受到你的尊重,而尊重他人的妙招應該算是將心比心。將心比心就是推己及人,是一種根據自身的情況來推斷他人的情況的溝通技巧,是為了保全他人自尊時采取的一種比較含蓄的不直接指責、指使他人的方法,也就是間接地讓人做出你希望他做的事。將心比心可以讓人心甘情願地和你交流他們的想法。
在工作和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要求得到承認。我們有情感,希望被喜歡、被愛、被尊重,要求別人不把我們看作是個機器人。作為一個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特有的抱負、渴望和情感。你的下級會說:“我沒有你那麼高的權位,沒掙你那麼多的錢,沒有你那麼大的房子,也沒受過你那麼高的教育,但和你一樣,我也是人。我有家庭,當和孩子鬧翻後,我心裏難過,無法專心工作。當孩子獲得獎學金時,我感到自豪,想站在屋頂上大喊。”
因此在溝通的過程中我們應該重視別人的心理需要,將心比心,這樣才不至於在別人眼裏成為一個“自以為是的家夥”。
例如,你的同事小王,是個很優秀的北區主管,在公司業績領先。但他最近有點消沉,下班以後,在辦公室他找你聊天。
小王說:“我用了整整一周的時間做這個客戶,但客戶的銷售量還是不高。”
這時你怎麼理解這句話,怎樣來回應呢?你是建議他怎麼做嗎?你是點頭傾聽嗎?你是站起來抱怨銷售政策嗎?其實表達同樣的這句話,其中蘊藏了很多種不同的感情成分,有抱怨、無奈、表達建議、征求建議、希望指導等。能聽懂他表麵的意思是初級水平,關鍵的是聽懂他說這句話背後可能隱藏的內容。下麵是用不同的方式說“用了一周的時間,客戶的銷量還是不高”的事實,看看不同的說話方式表達的意思是否相同。
小王說:“嗨,我用了整整一周的時間,做這個客戶,也不知道怎麼搞的,客戶的銷售量還不高。”這樣的說法,對方可能表達的是無奈,小王不知道怎樣來做這個客戶,他已經沒有辦法了。
小王說:“看來是麻煩了,我用了整整一周的時間,做這個客戶,客戶的銷售量還是不高。”這樣的說法,可能對方是想切換這個客戶了,可能小王心中已經有候選客戶了。
小王說:“說來也奇怪,我用了一周的時間做這個客戶,銷售量還是不高。”這樣的說法,可能小王想從你這裏得到建議,希望和你探討一下,怎樣做這個客戶。
也就是說,對方表達的“信息”是同樣的,但是因為表達的語氣不同,所以帶給你的感受是不一樣的。在實際工作中,我們給對方回應最多的是“給出建議”。當對方僅僅是向你抱怨的時候,你給出了指導的建議,這時小王心裏會怎麼想呢?他可能想:“就你厲害,就你能,難道我不知道怎麼做業務嗎?你又不是銷售經理,上個月你的銷售額,還沒我的高呢,憑什麼指導我?”但是他不會和你說的,表麵上他會附和你的說法,很可能其中有很多不耐煩。最後的結果是你好心幫他,可是還落下了壞的印象和一個“好為人師”的綽號,這樣是很不值得的。
當小王在抱怨時,他其實自己知道怎麼做,就隻是想發泄一下而已。這個時候他需要一個很好的傾聽者,你隻要聽著就可以了,適當的時候也可以發表一些無關痛癢的抱怨。
當對方無奈的時候,可能對客戶的能力有懷疑,可能需要和你分析一下客戶的實際情況和公司的策略,這個時候你隻要安慰他和一起分析就可以了。
當對方想切換客戶時,可能是對直接切換的信心不足,需要你給他鼓勵。這個時候你隻要鼓勵他,並分享你曾經切換客戶的經驗就可以了。
當對方是真正尋求你的幫助的時候,你可以和他一起來分析這個市場的情況,給出你的建議。但是要說明,僅僅是你的建議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