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和七年,黃巾叛亂給了大漢朝廷沉重的一擊。朝廷派出南北兩軍精銳,又調集各路邊軍十餘萬人,由名將皇甫嵩、朱儁、盧植分路進剿,費時九個月,終於將蔓延關東八州的叛亂撲滅。其間盧植被誣獲罪,董卓兵敗免官,皇甫嵩、朱儁也曾一時失利,種種反複,讓雒陽城中的天子一夕數驚。
費勁九牛二虎之力將黃巾之亂平定,荒唐的當朝天子隨即下詔,將光和七年改元中平元年。中者中興、平者太平,這個年號的寓意不可謂不吉祥。可惜的是,偏偏有人不給天子麵子;這邊改元詔書剛剛通傳天下,涼州就傳來了湟中義從叛亂,護羌校尉、金城太守先後殉國的消息。算算時間,湟中義從舉事正好是在改元詔書下達的前一天。
一時之間,改元之詔淪為笑柄。但是朝廷上至天子,下至公卿百僚,已經顧不上被人看笑話這種小事了——涼州又反了!
從光武中興至今,大漢的天子與臣工們已經數不清涼州到底發生過多少次叛亂了。他們能夠記住的是,為了平定涼州叛亂,最多的一次花費了二百四十億錢,最少的一次花費了四十四億錢——那一次是有天下最嗜殺的名將段熲坐鎮。
現如今,涼州又反了,可是國庫裏已然是空了。平定黃巾之亂,三軍有功將士的犒賞還未發放,如今哪裏更有錢去平叛?大漢朝幾乎所有的錢,都被那位投錯了胎沒能當上商賈的荒唐天子收進私囊去了。
於是金城反叛消息傳到雒陽,前後三個月,朝廷不是在討論調兵多少,由誰領兵,而是在討論,平叛的錢糧軍資從哪裏來?現放著十多萬剛剛曆經戰火考驗的精銳大軍,偏偏湊不齊出兵的糧餉。
天子為了保住“私產”,公卿大臣為了從天子私囊裏摳出錢糧,打了三個月的口水官司,平白消磨了無數時光,錯過了部署平叛的最佳時機。
常言道,此消彼長,朝廷一方的混亂,讓老邊等人大大鬆了口氣。而且涼州事態的發展與老邊的預估有些出入。北宮伯玉殺了泠征,豎起叛旗,旬日之間,席卷金城郡。但是周邊各郡的羌胡部落並不都是袖手旁觀。
漢陽郡的句就部、隴西郡的宋建部、甚至還有武威郡祖厲縣的漢人大豪麴勝,這些人都在泠征死訊傳來的第一天,就隨即舉兵,而且都打出了呼應湟中義從的旗號。拜這些不知真假的盟友所賜,各郡僅存的少許官軍都龜縮城池固守,而未曾舉事的眾多部落,也紛紛斂兵自守,等於已經脫離了朝廷的掌控。
朝廷舉措不當,遷延時光,涼州局勢又陷於混亂,給了湟中義從部從容部署的時間。
待到中平二年二月開春,老邊他們招降納叛,收容兼並郡中的小部落,已經召集起一支近三萬人的大軍。雖然軍械不整,訓練不熟,但是從數量上看,已經頗有浩蕩之勢。
二月末,三萬人馬陸續開拔,一路向東。一時之間,涼州各地,不論羌胡狄漢,各郡各城,乃至各個部落,都將目光集中到了湟中義從的東征大軍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