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早戀與叛逆(1 / 3)

成的大學生原本是抱著在校期間刻苦學習,不談戀愛的想法,可看到周圍的同學戀愛,就選擇盲目跟從。

把心中的壓抑情緒在自己的親朋好友麵前傾訴出來,可使他們得到安慰和鼓勵,以及客觀的分析與中肯的建議。

被失戀擊倒的人往往痛不欲生,醫學方麵的心理指導對於擺脫失戀導致的抑鬱無疑是最科學最有效的捷徑。

轉移情感,避免早戀,把時間和精力轉移到緊張的學習和健康的課餘愛好上。

大學生處在青春期,風華正茂,個性衝動,因此其戀愛也有明顯的衝動性。對自己的感情缺乏審慎思考。

大學生情感強度大,不易控製,理智分析能力容易受到限製,有時候還有可能衝破理智的防線,偷吃禁果。

當無力擺脫失戀痛苦,又不敢麵對現實的時候,一些同學會選擇自暴自棄。這往往出現在一段至真至純的戀情後。

對女人來說,愛是氧氣,是生命,愛總是轟轟烈烈的,男人比較知道在現實生活中還有很多更重要的東西。

對失戀抑鬱症患者,應采取社會支持療法,合理情緒療法和以患者(來訪者)為療法,其效果很好。

對於孩子的早戀,要冷靜思考,不要誇大早戀的作用,也不能誇大早戀的危害,在平等基礎上,才能與孩子對話。

對於早戀的孩子,家長可幫其安排合理的作息時間,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應該安排一定的體育活動時間。

多關心時事,多參加集體活動,多想想自己的進步,多想想將來在複雜的社會裏如何開拓進取,可避免早戀。

發現孩子早戀,千萬不可以暴跳如雷、一味責怪孩子,應冷靜地接受現實,客觀麵對,多和孩子溝通,建立信任。

父母的家長作風太濃易使其與子女在感情和思想交流上產生問題,動輒說教,甚至喝斥,容易導致孩子早戀。

孩子在與異性交往中會產生愉快的心理,這是孩子在家中很少能體會的,因而促使他們更加頻繁地接觸異性而早戀。

家長對待孩子早戀問題切忌態度粗暴、方法簡單。不能譏諷責罵或懲罰孩子,不能偷看孩子信件或跟蹤監視孩子。

家長應鼓勵孩子積極參加對身心健康有益的活動,以轉移其注意力、釋放其充沛的精力。

將失戀的痛苦化為動力,促進自己進步。要化痛苦為力量,集中時間和精力學習,這對擺脫失有很大的意義。

據調查,百分之23的同學談戀愛是為了彌補內心的空虛尋找精神寄托。對於戀愛的未來把握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

冷靜分析失戀原因是消除失戀抑鬱的有效途徑。人的理智可以戰勝感情。

戀愛已成為大學普遍的現象,大學生處在特殊的時期,其戀愛觀和戀愛行為正確與否會直接影響學習生活和發展。

戀後挫折感的表現:失敗感,失戀帶來的很直接的感受;自卑感,動搖個人對建立親密關係能力的評價。

原本順利的戀愛過程突然有了變故,容易引發當事人破壞性的舉動,常常帶有報複性,很容易使人喪失理智。

青少年早戀的特點:朦朧性、矛盾性、變異性、差異性。

熱戀中的人常常處於興奮狀態,受情感支配的程度比平時大,理智則處於比較脆弱地位。

如果孩子早戀,家長可以從責任心角度來教育孩子,讓其多替對方考慮,早戀很可能會給對方帶來很大影響。

如果是個性不合、觀點分歧,則早日分手另擇新人比日後齷齪叢生爭吵不休要好得多;

如果是戀人膽怯,應慶幸今日分手也比日後在外界壓力下鬱鬱寡歡地過日子來得痛快;

如果是一見鍾情,愛情基礎不牢,故遲別不如早散;

如果是對方缺乏道德,見異思遷,則應慶幸他早日露出真麵目,否則一旦結婚將後患無窮;

如因為自身缺點與不良心理原因造成失戀,則要總結經驗教訓,克服缺點,以利重新戀愛。

若無合適的傾訴對象,可奮筆疾書,讓多餘的情緒得到發泄,或關門大哭一場,這有助於心理平衡,使理智恢複。

社會生活中關於兩性方麵的刺激越來越多,過多接觸會使他們感到迷茫和好奇,進而開始模仿成人的行為。

失戀,不要報複,這樣隻會使你痛苦的時間延長,也不要過早嚐試著與他/她做普通朋友。

失戀不要將自己與關心你的人隔離開,把感受和想法說出來或者把它們寫在日記本上,給自己足夠時間去恢複。

失戀的人,盡量不要去那些觸景生情的地方,盡量少與那些總批評你或他/她的人接觸。

失戀後不能把自己的苦衷煩惱怨恨過分壓抑;否則便容易使自己更加苦悶孤獨惆悵。

失戀後不要把痛苦長時間埋在心裏,嚐試著宣泄,壓抑太多的情感如果瞬間爆發會使你或你身邊的朋友難以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