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 攬仙悲劇(1 / 2)

攬仙鎮

攬仙鎮位於幻劍山以東,夾在幻劍山和雲霄城之間。以攬仙鎮通往雲霄城的路名曰“南宮道”而幻劍山通往攬仙鎮的則為北宮道。據說這兩條宮道上經常有野獸出沒,奪了不少人的性命。這故事的開始便是要從那攬仙鎮說起。

話說這攬仙鎮之所以命名為攬仙鎮是由於當日一個神仙路過此鎮,此仙對當地人說是這是個好地方。如仙界之中的仙境。是個神仙居住的好地方。說也奇怪,自從這裏住過那位自稱為老神仙的人之後。攬仙鎮倒也平安興旺。人們為圖個平安,有個好兆頭便將之改為“攬仙鎮”這個名字便一直延續了下來。

攬仙鎮位於幻劍山以東,依附著雲霄城。前來修真的中土人士大部分都要經過攬仙鎮,因為從此處通往幻劍山的道路相對平坦,再者也可以買些生活物品。攬仙鎮中有八十餘戶人家,因此鎮行人較多,所以街道兩旁的客棧之多也就不足為奇了。

這一日鎮上比往常較為熱鬧,街道上走走著來來往往的人們,三兩成群,有說有笑。聽他們言語好像有一個名字叫做幻劍的門派要招收弟子,而這幻劍派便在婦孺皆知的幻劍山上。

一家客棧門頭上有著一塊鬆木匾,上用草書書寫著“逸人苑”三個大字。並用燈籠掛著兩條紅布在門的左右兩邊書著一幅對聯,上題道“攬仙鎮外人自遠,逸人苑內仙往來。”客棧裏的老板名喚:何杜。人稱何老板,這一日何老板像往常一樣打理店內的瑣事,隻是今日看去生意特別好。竟是有些忙不過來,突然門外來了兩個少年。看其裝束,皆是綢衣緞帶,其中一少年個子較高,身材修長。麵若冠玉,穿著天藍色道服。手中拿著一柄白色長劍。劍柄用藍色寶石鑲嵌,原本比較悶熱的天何老板竟然感覺從劍身處隱隱的散發出一絲絲寒氣。以何老板的見識。想必此劍並非凡品。客棧之中和這兩個人一樣歲數的少年也是大有人在的。古怪之人也是有的,所以何老板並未感到驚訝。

那修長的清秀少年道:“老板,給我們兩人一個上好的房間,我們需要在此住上一晚,明日還要趕路。”何老板充滿歉意的道:“二位客官實在是對不住了,今日客房皆已預訂了,隻;下一間小客房了,不知二位是否介意”旁邊另外一個較清瘦的少年道:“也難怪,幻劍山十年一度的弟子選拔三天之後便開始了。客房滿了也是在理的,能有一個間小廂房已經很不錯了,林哥哥,你就不要那麼挑剔了,索性在此住上一宿。明日好趕路要緊。”

原來那清秀少年名喚林天,從雲霄城而來。同行的名喚王楚,多半是是林天的朋友。年紀應該比那林天略小,所以方才林楚叫林天為林哥哥。

那林天點了點頭,也覺得王楚所言有理。便道:“如此,我們就去房間休息一會才好。這一日腳都走的有些酸了。”說著便從包袱裏拿出一錠銀子給了何老板,並道是不用找了。隨即兩人便朝著那樓上走去,在樓階上林天忽而轉頭又對何老板道:“勞煩你送一些酒菜上來”何老板微笑著點了點頭。

廂房中,兩少年談笑甚歡,開懷暢飲。此時隻聽得王楚說道:“林哥哥,你說我們這次會被幻劍派收做弟子嗎?”隻見林天痛飲一杯之後非常淡然的看著手中的酒杯道:“幾日之後你自然就知道了”王楚聽了林天這語氣感覺有些奇怪,但終究也沒有多問。待得二人飲酒片刻,便個自睡去了。倒也無事,暫且不提。

攬仙鎮北麵住著一個小村莊,名叫雨隱村。這個村莊的大部分人家靠上山打柴為生。打來的木柴挑到攬仙鎮換些小錢。日子過的雖然辛苦,但也勉強可以維持生計了。當然,也有的人家是靠打魚為生的,這些人家在村中也算富裕。他們打的魚在攬仙鎮能賣個好價錢,最起碼是木柴的好幾倍。

一間木屋

隻見一個清瘦的中年人一邊劈柴一邊對屋裏的一個少年道:“滕宇,明天和爹我一起上山打柴。如此便能多換些錢,好幫你娘治病”那叫滕宇的少年雖然生在貧苦人家,麵貌卻是生的眉清目秀。隻是顯然日子過的不好,麵目也憔悴之色。聽得父親如此說,滕宇答道:“那娘怎麼辦,她一個人在家,又生病了,我不放心。”

那中年人是滕宇父親,名叫滕子故。本是個書香門第,曾也做過官。因為人正直,不與官場之人同流合汙。索性辭了官帶著一家來到這雨隱村。村裏人多找他幫忙認字或寫書。人緣自然是極好的,人都尊稱為故先生。子故之妻秦氏病時,村裏好多人富的給些錢,窮的給些生活物品來救濟過的。子故老先生的隔壁有一個王大媽,這人很是樸實,真是個熱心腸。她丈夫多年前因外出打魚就再也沒回來過。後來有人在河中發現了他的屍體。王大媽為此傷心很久。她有一個獨子,名喚陳化。年紀和滕宇相仿。十七來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