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場人與天的抗爭中,“非典”成為一麵鏡子,一場對企業商業良心的考驗也悄然開始,許多企業靠信譽和責任贏得了民眾的信任和尊重。同樣在杭州,各家企業也在積極行動。娃哈哈集團公司就毅然向全國29省市,捐贈了價值達900萬元的為捍衛健康而專項研製的“康有利”電解質飲品,為全國各行各業的抗擊非典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作為全國人大代表,娃哈哈總裁宗慶後早在廣東發生疫情時就敏感的察覺到這一危機對人民健康的不利影響,他當即要求公司科研部門積極跟國外有關科研機構保持密切聯係,了解國外的最新研究成果,力求研製出能夠捍衛人民身體健康,增強機體抵抗力的健康飲品。
特別是2003年4月中旬,杭州也首次發現“非典”患者。作為家鄉的知名企業,娃哈哈立即組織了對收治非典病人的專科醫院的工作人員進行慰問活動。但總裁宗慶後始終覺得,這隻是一種人之常情,但社會對於企業的期盼不隻是這樣,關鍵是要能為民眾的健康做點什麼努力。這更加堅定了他要以最快速度研製出能增強機體抵抗力的健康飲品的決心。
在與國外研究機構的聯係中,宗慶後敏銳地捕捉到這樣一個信息:美國盡管也發生了非典疫情,但至今沒有發生一例死亡的病例。美國的治療水準可能會更進步一些,但這是否就是問題的全部和關鍵呢?
美國一位醫學博士的一番話給了宗慶後一個啟示:美國民眾並不常掛鹽水,但日常十分注重電解質的補充,認為體液的平衡是人的機體免疫能力的重要指標。宗慶後據此判斷,日常的電解質的補養讓美國民眾機體抵抗力的普遍提高,那我們為什麼不能開發出這樣一種電解質的健康飲品出來呢?基於這個認識,著手研製開發“補充人體養分,調節體液平衡,增強機體抵抗力”的健康飲品,正式納入了娃哈哈集團的重點研究項目。
其實,中藥的走俏也反襯了人體平衡的重要性。正像浙江省營養學會理事長朱壽民教授所說的那樣,人體各部位體液之間處於動態平衡,其內的水與電解質也處於動態平衡。人體在出汗後,隨著水分和電解質的丟失,體內的電解質因此而失去平衡,機體的抗體調節能力也隨之降低,如果單純補充水分,會事與願違,既達不到補水的目的,甚至會導致體溫升高,小腿肌肉痙攣等“水中毒”症狀的發生。一旦失衡,意味著人體免疫係統出現了漏洞,機體免疫力就會下降,病毒自然乘虛而入,容易引起感冒、發燒或其他疾病,給傳染性病毒有可乘之機。眾所周知,中藥的機理就是扶正祛邪,保持人體的平衡。但是藥三分毒,中藥並不能經常服用。
而開發有補充特定營養成分飲品,正是娃哈哈這一中國食品名企一貫的強項!娃哈哈科研中心與國外科研機構合作,盡全力潛心研發電解質平衡飲品,在著名營養專家朱壽民教授等許多專家的指導下,經過反複地實驗,終於研製成功了!“康有利”電解質飲品的主要配方是葡萄糖、蔗糖、維生素C、果汁,及鈉、鉀、鎂、鈣等,長期飲用沒有任何副作用,且有助於維持正常的肌肉神經興奮性及人體內水、電解質的平衡和酸堿平衡,維持人體內環境穩定,補充機體能量,提高人體免疫功能,預防因體液失衡而使抵抗力下降而感染疾病。
2003年5月8日開始,娃哈哈集團首批生產的價值900萬元的“康有利”陸續捐贈給全國29個省市“抗典”一線的醫護工作者及被隔離的居民,杭州市紅十字會和建蘭中學分別獲得了3500箱和250箱的捐贈。對這一義舉,娃哈哈總裁宗慶後一如往常的坦然,他認為:在社會發生危機的緊要關頭,往往是企業主動肩負社會責任的關鍵時候,而恰恰也是在這個時候,危機正是對企業的一種考驗,考驗的不僅僅是企業的社會責任感,更是對企業運營狀況的一種測試,娃哈哈現在作為一個能夠持續性贏利、有強大的研發能力、生產能力和營銷能力的現代化國有企業,是完全有能力兌現自己對社會的承諾。
眼光長遠,才能做大生意
娃哈哈欲改寫果汁飲料市場遊戲規則高鈣果C非常出擊盛夏7月,中國飲料大王宗慶後再度出擊。一種新型健康果汁飲料——娃哈哈高鈣果C在廣州、上海、北京、深圳等城市橫空出世,並迅速成為市場時尚飲品。
2003年年初,娃哈哈集團總裁宗慶後曾經預言,2003年注定是果汁飲料大展宏圖的一年,更是果汁市場升級洗牌的一年。而高鈣果C選擇在盛夏高調出世,娃哈哈的意圖非常明顯——力圖借全新的附加營養功能的高鈣果C,將果汁產業從飲料產業升級為健康產業,從而一舉完成市場洗牌,實現娃哈哈在純淨水和可樂等領域中一樣的霸業。
宗慶後明確表示,中國果汁產業迫切需要升級。
他認為,果汁之所以能在兩三年內火紅起來,今年更是有取代茶飲料的勢頭,首要因素是消費者對於飲料的功能需求已經從初期的解渴上升到健康層麵。然而,當前的果汁市場上,全國共有4000多家果汁生產廠家,品牌多得數不勝數,許多企業產品雷同,廣告包裝抄襲,果汁飲料本身質量良莠不齊的現象也越來越突出,已經開始損害到果汁行業的正常發展。